第 15 章 勒瑪(1 / 3)

“北戎人如今陳兵列星江北,打算渡江。”嶽蓮樓說,“但列星江並未封凍,北戎人沒有船隻,現正在橋上對峙。萍洲城城守想炸橋,但梁京傳來消息,不讓他動。”

靳岄霎時驚呆。

列星江以北有大片大瑀國土,北戎人卻已陳兵列星江——也就是說,北側的大瑀領土已經全被占據?!

“何時發生的事情?”靳岄立刻反問,“北方邊防軍有左、中、右三位統領,怎麼就到了要炸橋的地步?”

北方邊防軍因守備境域廣,有左中右三位統領與十餘位副統領,合力保大瑀北境安全。三位統領中,有一人更是靳明照的師父、大瑀名將建良英。建良英年過六十,但精神矍鑠治軍嚴格,一直是北方邊防軍的定心丸。

當年靳明照被調往北方邊防軍,恰是建良英夫人離世、他哀痛病倒之時。但如今建良英已經回到北軍,不可能讓北戎長驅直入,抵達列星江。

“忠昭將軍戰亡後,建將軍和左統領張越便被調往白雀關抗擊金羌。”嶽蓮樓解釋道,“北戎來侵時,北方邊防軍僅有右路統領魯元。”

靳岄喉嚨似被扼住,難以發聲。

這是一次毫無置疑的遣將錯誤——北方邊防軍三位統領走了兩位,僅剩的右統領魯元年僅三十多,是最年輕的將領,臨敵經驗有限,在緊急時刻更是難以調動左中兩路老將。

一切仿佛都經過了精心計算:金羌犯境,靳明照在白雀關抗敵;北戎同時壓境,大瑀左支右拙大瑀,隻得與北戎簽訂萍洲盟;北戎指定以靳岄為質,大瑀因萍洲盟順利簽訂而鬆了一口氣。

——之後便是靳明照戰亡白雀關,朝廷以為北境無恙,把北軍兩路統領調到西北,而北戎“恰”在此時再次進犯,如入無人之境,直抵列星江。

列星江是梁京最後的屏障。

“……北戎的目標不應該是梁京。如果北戎天君真的攻入梁京,後方的北都必定空虛,他剛平定五大部落內亂,又有金羌在旁,他不會冒這樣的險。”靳岄心念電轉,“五大部落再次歸心,北戎需要重新勘定部落首領功勳,劃分部落界線與勢力。”

嶽蓮樓看著他:“所以?”

靳岄:“北戎瞄準的是萍洲城為首的江北十二城。”

列星江北有大量北戎族人生活。江北十二城是大瑀國土,但也滲有許多北戎異族風情,兩地通商通婚,來往密切。大瑀朝廷中早有大臣進諫,稱江北十二城民風已易,漢姓減少,十分危險。如今北戎若得到江北十二城,管理起來毫無難度。

“朝廷也不願意再打下去。有北戎又有金羌,大瑀兵力有限,不可能兩端抗敵。”靳岄壓低聲音,“西北邊防軍折損諸多兵力,爹爹戰亡,這些都會動搖軍心。”

嶽蓮樓眼神裏頭一回出現了好奇。眼前的靳岄與第一次相見時那位在雪地裏撲騰的少年截然不同,仿佛脫胎換骨。他問:“你認為朝廷會怎麼做?”

“……割地,求和。”靳岄平靜道,“以列星江為界,重新劃一條北戎與大瑀的邊線。”

他言罷急喘幾聲,竟是心痛如絞。

身在北戎,又是奴隸,靳岄本身獲得的信息就極其稀少。但與賀蘭金英的寥寥幾次交談,對方都有意無意透露出珍貴信息,比如北戎軍將竟然能出現在白雀關。

可見北戎與金羌同時發難絕非偶然,兩國為吞下大瑀領土,已然暗暗合盟。

他的家鄉岌岌可危。

他不禁想起與阮不奇逃離燁台那日所看到的隊伍。虎將軍與賀蘭金英往南去,是去攻打大瑀。而如今北都喜氣洋洋,賀蘭金英與虎將軍又特意接家人到北都住下,顯然是要慶功了。

他搖搖晃晃坐下,麵容頹喪。嶽蓮樓手腳又不安分,想去抱他,這次靳岄沒反抗,呆呆蜷在他懷裏。嶽蓮樓用手指梳理他的頭發,低聲說:“靳岄,聽好了,第一個好消息是,我們找到了你母親的行蹤。”

靳岄差點跳起來:“她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