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四將,便隻剩下了趙雲。
趙雲仍是壯年,就此閑置未免太過可惜。
對此,趙雲也是時常憂慮。
戰事,他可以作為大將衝鋒陷陣,和平後,能做什麼呢?
劉璋自是願意給予高官厚祿,讓趙雲頤養天年。
可趙雲本身就有諸多不願。
在商議後,劉璋給出了一個辦法。
中軍,北軍裁撤後,仍有無數士兵。
這些士兵一旦下野,那的確是損失。
劉璋想讓趙雲將所有士兵集結起來,組成一支新的兵馬。
大軍組成裁撤精簡後,成軍四萬。
這四萬雖說是從禁軍中淘汰,但仍是精銳兵馬。
劉璋的目的隻有一個,讓他們北上。
鮮卑殘了,不理會或許也能覆滅。
可大漠卻不會就此消亡。
沒了鮮卑,未來還有契丹,還有各種部落。
鮮卑隻是統稱,隻不過是鮮卑部族起來後,整個大漠變成了鮮卑。
一旦有新的部族崛起,那整個鮮卑立刻就會改旗易幟。
因此,劉璋決定,與其等著他們,反倒不如主動出擊,將他們無限製減員。
不管不顧,或許三十年崛起,若是整日屠戮,大漠遊牧民族再想崛起,恐怕就是一百年後!
若是能打得他們不斷遷徙,未來更是穩如泰山!
劉璋不奢望從此大漢沒有了遊牧民族的威脅,隻希望這個威脅能夠無限製減小削弱,無限製的延後!
盡管沒有事實證明五胡亂華讓中國的發展延後多少,但這些既定事實的影響,總是無法忽視。
對此,趙雲沒有任何意見。
身為武將,他願意馳騁沙場,遠離朝廷鬥爭。
政治永遠都不是武將想要麵對的,哪怕與血腥廝殺相比!
同時,還不想麵對政治的,還有馬超,龐德,馬岱等等武將。
羌胡血統的馬超,身上有著難以磨滅的野性。
這種性格放在戰場廝殺,簡直再好不過了。
一支專司北上屠戮異族的大軍,就此成型。
征北軍總統帥趙雲,原中軍軍師法正任征北軍軍師,馬超,張任等元老大將任各軍主將,分別統帥原北軍騎兵,中軍騎兵等等,下屬龐德,馬岱,泠苞等大部分中北軍武將。
其中還有一些降將,諸如曹魏,孫吳麾下各武將,盡皆被編入內。
此番北征軍可不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正規軍。
唯一與戰時軍隊不符的,也就是後勤了。
劉璋言明,這支部隊的補給,隻到國境內。
不論從哪裏出征,長城幾乎就是支援的盡頭。
北征軍,還是需要以戰養戰,尤其是深入大漠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