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忠義(2 / 3)

孝未盡到,忠也沒盡到,忠孝欲兩全,卻皆不成。

弘光出逃被俘後,聽聞潞王在杭州被擁為監國,陳函輝聽聞,大為振奮,變賣家產,準備再次招募鄉勇,起兵北上勤王,可很快他又收到了恩師寄來的急信。

潞王毫無擔當,杭州文武勸進擁立,百般推辭,最後推辭不過勉強答應,卻馬上就暗裏派人出使清軍求和,求和不成,轉而又立馬投降。甚至不顧大將方國安正率兵在杭州城下與韃虜交戰,潞王卻在城頭上命人縋下酒肉犒賞交戰的清軍······

天下奇聞。

奇恥大辱!

大明朝有這樣的君王,這江山社稷如何不亡?

這天下還如何救亡?

恩師黃道周已經匆匆南下,欲去嶺南聯絡抗清,來信讓他一起南下。

可陳函輝已經萬念俱灰了。

對未來已經不抱半點希望。

弘光、潞王,都是一樣軟弱無能。

如今江山無主,按大明的譜序,最有資格繼位的是萬曆皇帝明神宗子孫,天啟、崇禎兄弟倆死後,皇位最後是落到了神宗的孫子,也就是他第三子福忠王朱常洵的長子朱由崧頭上。

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後,後繼無人。

皇位本應當是他的叔叔們最有資格,比如六叔惠王朱常潤,七叔桂王朱常瀛,是輪不到堂叔潞王朱常淓的。

隻是惠王朱常潤雖在浙江,但這人整天念經崇佛,完全不靠譜,又膽小怕事,而桂王朱常瀛本來是封在湖南衡州,結果張獻忠攻破衡州,朱常瀛逃奔文本梧州,兒子朱由榔都被張獻忠俘了去。

所以後來馬士英等一幹人最後擁了潞王朱常淓,覺得一來就在杭州,二來相對靠譜些,畢竟當初東林黨就想擁潞王不擁福王的。

誰知道潞王這麼懦弱怕死,未戰先降。

而潞王一降,惠王朱常潤也立馬就降了。

黃道周等一些早就看出潞王怕死軟弱的大臣,也就都奔往嶺南,想要去擁桂王朱常瀛繼續扛起大明的旗幟抗清。

陳函輝曾經與旅遊達人徐霞客關係極好,徐霞客曾經在桂王府呆過一段時間,跟他說過桂王父子跟河南的福王周王等人都一樣,貪婪殘暴。

陳函輝不想去擁這樣的桂王。

失望透頂的陳函輝昨天見了來訪的朱輅,他們曾並肩剿滅許都之亂,關係還不錯,甚至朱輅的能力也還是不錯的,可朱輅都已經對大明絕望,心灰意冷之下打算歸附清虜,還來勸他一起歸附。

陳函輝拒絕了他的勸降,雖然朱輅說他在北邊有關係,可保他一個前程,但陳函輝不屑一顧,甚至最後跟朱輅割袍斷交,將他趕出了門。

他知道今天清虜的招降使就會到台州,不出意外,台州明天就會換上清虜的旗幟了。

陳函輝不想逃,也不願做亡國奴。

寫下數首絕命詩,陳函輝取出三尺白綾,準備在書房自縊。

生為大明之人,死作大明之鬼。笑指白雲深處,蕭然一無所累···慧業降生文人,此去不留隻字。惟將子孝臣忠,貽與世間同誌。

白綾在梁上垂下。

陳函輝毅然絕然的踩上凳子。

“砰!”

書房門被猛的推開了,陳函輝的長子衝了進來,“父親,北使進城了。”

陳函輝頭也沒回,“我早已知曉,待我死後,你替我簡單收斂,將家中奴仆遣散,然後你護著你母親去廣西,我恩師在那邊,你是家中長子,有為家族傳宗接代的重任,你二弟三弟他們都已經決定,送走我後,便會一同靈江自沉,殉國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