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格部的愛裏木已經在費爾幹納正式舉旗,建立大宛汗國,自稱可汗,正在加大對和卓們的打擊,他派了使者前來進貢,獻上黃金和汗血寶馬,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認冊封,並采購火器。”
“布哈拉汗派使者來抗議,希瓦也反對,哈薩克也抗議,希望大明不要承認更不要冊封愛裏木。”
朱以海又是哈哈一笑。
引的遠處的纏回俘虜勞工都不由的望過來,結果侍衛僧格直接一鞭子抽了過去,大聲斥罵。
準噶爾跟纏回在瑪納斯汗屢戰不力,僧格最近也有些無精打彩,他牽掛著父兄以及部族,關心汗國的戰事,但他身為皇帝的侍衛,卻不能離開,無法參加戰鬥,隻能拿這些白帽撒氣。
皇帝擺擺手,“不用理會布哈拉、希瓦與哈薩克,明發旨意,承認並冊封愛裏木為大宛可汗,加封其為忠順王,封懷化大將軍·····
至於他想買火器,跟吐魯番汗一樣價格給他,黃金、白銀、玉石、牛羊馬匹、糧食、皮毛,見錢給貨,一手交錢一手貨。”
反正賣的也都不是最新式的火器,其實朱以海本身都不介意賣點新式火器給他們,火器這玩意如果不能自己造,靠買就得受製於人,買的越多,越受製於人。
起碼十倍之利,別說朱以海願意賣,現在朝廷裏也沒人反對,這玩意太暴利了。尤其是直接拿火器換糧食馬匹等,非常劃算啊。
布哈拉與希瓦都是昔班尼王朝裏傳下來的,而哈薩克原也屬於烏茲別克一支,瓦剌太師也先在北京城下兵敗後,調轉方向西征,派其子西征烏茲別克汗國,阿不海汗兵敗,汗國兩個術赤後裔,帶著一部份部眾出走,在東察合台汗國的支持下,建立了哈薩克汗國,他們被稱為哈薩克-烏茲別克人。
阿不海汗的孫子昔班尼後來也是借助東察合台汗馬合木的支持下,卷土重來,重整部落,滅掉了帖木兒帝國,建立起昔班尼汗國,後來遷都布拉合,於是改稱布哈拉汗國,因後來絕嗣,由女婿劄尼繼位,也因此改稱劄尼王朝。
昔班尼一位後裔在花喇子模擊敗波斯人,建立了希瓦汗國。
中亞這百餘年來,都是烏茲別克人占據著,察合台汗國也早退出河中。
現如今布哈拉衰弱,哈薩克反而崛起,希瓦也還算不錯,這個時候朱以海有意扶持明格部提前在費爾幹納立國,本就是要把水攪更渾,也是要牽製哈薩克汗國。
要是他們反對抗議,大明就順從他們意見,那怎麼可能。
這不符合大明利益啊。
“諾蓋人還沒動靜嗎?”
“聽說各部落爭吵的厲害,他們對於脫離哈薩克,再建諾蓋汗國倒是很積極,可是各個部落的首領卻為新汗國的利益分配爭吵不休。”
哈薩克有三個玉茲,大中小玉茲,玉茲也是地區、部落的意思,小玉茲是其西部,主要就是由被征服的諾蓋人部落組成,諾蓋人曾經很彪悍,但很早就遷移分散的厲害,最終被哈薩克征服。
不過哈薩克本身也就是一個遊牧汗國,是由三個玉茲組成,而每個玉茲又有許多個部落,這是一個部落聯盟,就算克烈汗時,征服了各部,也隻是讓各部承認其是共主。
各部落依然有很大的自治權,特別是遊牧國家的特性,部落、牧民、士兵都是一體的,一切都是以部落為載體。
諾蓋人得到大明皇帝的授意和支持,當然願意自立,可諾蓋人內部也不團結,爭的厲害。
“那就派人過去,直接冊封一位實力最強的諾蓋部落首領為汗,授都護,其它的大部劃設都督府,授都督,封王公台吉。”
小玉茲緊鄰裏海,那就直接設立裏海都護府。
河中四戰之地,又是必須控製的地盤,控製了河中,帝國的西疆才能真正安穩。
而要控製,那首先就要削弱這裏的烏茲別克人,現如今哈薩克勢力最強,布哈拉潛力很大,通過大宛汗國與諾蓋汗國來進一步削弱布哈拉與哈薩克,讓河中由三國,變成五國,無疑更符合大明利益。
就如同扶持吐魯番汗自立一樣,既可扶持他為代理人,跟準噶爾拚命消耗,還能削弱葉爾羌。
這仗才打了沒多久,吐魯番汗阿木倫已經徹底的離不開大明支持了,不僅拚命的掏錢、拿牲畜錢糧買裝備,甚至已經不得不主動邀請大明來到吐魯番駐紮協防。
還劃出了大片土地,讓大明在此建立高昌新城駐防,並建立高昌、伊吾、敦煌的驛站絲路。
照現在的趨勢打下去,不出三年,吐魯番汗阿木倫就會徹底淪為大明的傀儡,當他手中的力量打光,就隻能完全依附於大明,甚至最終東疆被大明實控。
“再給阿木倫一批炮,讓他們部署到瑪納斯城上去加強防禦,暫時咱們還不能直接出兵跟準噶爾打,但暗裏賣些火器還是沒問題的。”
文安之笑著道,“明白,咱們又讓阿木倫兒子阿不都拉帶吉利吉斯人‘搶了’。”
“哈哈哈~”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