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萬戶本部也被拆分控製的差不多,東部土默特卻是異族同牧,共同建旗。
察哈爾經曆林丹汗的折騰後,也被清軍搞的差不多了。
喀爾喀早年分為內外喀爾喀,但內喀爾喀被林丹汗和後金禍禍完了,就剩下巴林和紮魯特兩殘部。
外喀爾喀因為占據漠北之地,倒是偏安一隅,但近年也受沙俄侵襲。
鄂爾多斯相對保存完整,其七部直接編為一盟。
朱以海本來封騰機思為蘇尼特汗,讓他在壩北遊牧,是想扶持他做為漠南蒙古的一大首領,與其它幾部分統蒙古,互相牽製。
皇帝沉思良久,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朱以海終於緩緩開口,“蘇尼特部最早舉旗歸附大明,出兵抗虜,勞苦功高,亦是朕之女婿,近來雖因被手下烏班岱等奸佞挑拔蠱惑而犯下諸多罪行,但朕不是那種記過不記功之人。
不要再以兄弟之親相互吞並了,過去草原上征伐不斷,常年內鬥,蒙古牧民們深受其害,苦之久矣。
如今朕來多倫與諸部會盟,希望能夠與諸部好好的會商,擬出一個各方都接受的劃界方案,以後各自在自己牧區放牧不要越界,有矛盾可以找大明協商調解,不要動不動就打仗。”
朱以海雖然口裏說著記蘇尼特功勞,但聰明人卻都聽出話裏重點是重新劃界。
後金多次與蒙古各部會盟,用了多年時間,才建立起了現如今的這麼一個大致穩固的盟旗製度和各旗界線。
現在皇帝一句話,要重新劃界。
“蘇尼特將近年所搶掠其它部落的牲畜、人口都歸還本部,將所依附的牧民各還本部。”
當然,若是其原部落不在,也可聽任自由選擇,留在蘇尼特,或是去投其它部落,或是南下投大明,成為大明的編戶齊民牧戶,都要聽其自由選擇,不得阻撓。
在劃界的問題上。
朱以海讓大家討論,其實也不過是先讓蒙古各部爭,爭的差不多了皇帝再出來調停。
最終其實還是要按著皇帝的那一套來。
不出所料,當朱以海讓各部討論後,立馬吵翻了天,除了蘇尼特的騰機思兄弟跟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外,其它各部首領爭吵激烈。
一連吵了幾天。
最後也沒吵出個結果來,皇帝於是才拿出了一個自己的方案。
在漠北,以現在喀爾喀三大部落,設立三個都護府,車臣汗、劄薩克圖汗、土謝圖汗各授都護職,同時加封三汗分別為懷化、懷德、懷仁親王。
對漠北三大部汗王所統轄的各部,朱以海直接以尊重喀爾喀傳統為名,將其分別設為都督府,但卻又搞平衡,每汗給了十二個都督府,總共三十六都督府。
都督皆由各鄂托克部首領擔任,他們都是達延汗的子孫,各都督皆授郡王爵位。
各都督府劃定界線,不得越界遊牧,不得互相攻伐、偷盜搶掠,每年在都護府駐地會盟一次,由都護主持。
另外,三大都護府下,還設置副都護兩名,一個由大明朝廷派官員擔任,一個由部落推選擔任,協助都護理事,朝廷授其濟農銜。又設長史、司馬各一,其餘參軍事等,長史和司馬都由朝廷派遣,負責處理司法訴訟,越界糾紛等。
三十六都督府,各設都督,加諾顏銜,下也設副都督兩名,一名朝廷派遣,一名部落推選,部落推選出來的朝廷授其琿台吉銜,另由朝廷派駐長史司馬參軍等。
“凡達廷汗子孫,年滿十六歲入京侍衛三年,役滿正式賜封台吉銜並子男爵位等。
都護、都督職由嫡長子世襲,副都護、副都督由部落推選,朝廷授封。”
漠北三汗,和各都督諾顏,劃界統領部眾,享有征稅等權。
他們不需要向朝廷繳稅,都督需要三五年一進京朝貢,都護兩三年一進京朝貢。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生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