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感人,其本已淺。”
朱以海信奉以實力說話,要對付明末軍閥們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先成為最大的軍閥。
“兩江提督、鎮東伯張名振晉鎮東侯,提督江西、安徽禦營,劉穆領勇士鎮、吳勝領世忠鎮、張全領旗手鎮,禦營左廂三鎮並歸節製。浙直水師提督黃斌卿改長江水師提督,率部水師協同配合。
浙江提督、靖南伯王相晉靖南侯,加浙直提督,提督浙江、江蘇禦營,王猛領勇衛鎮、張鵬翼領羽林鎮、盧象觀領忠肅鎮,禦營右廂三鎮並歸節製。長江水師提督周鶴芝改浙直水師提督,率部協同禦營右廂。
浙直水師和長江水師主帥和部份大將對調,並正式隸屬禦營。
地方上的忠肅鎮也納入禦營,並從禦營各鎮中抽調兵馬重新整編增強實力,仍由盧象觀為總兵官。
“朕親率千牛鎮、神機鎮、金吾鎮,以及水師伏波鎮、定海鎮,並由湖州鎮整編而來的神策鎮,兩步一騎一炮兩水師,共六鎮禦營留南京。”
這次重新調整禦營,從原來的六步一炮一騎二水師,擴編為八步一騎一炮四水師,共十四鎮禦營親軍。
其它如金吾騎兵還擴編為八千騎兵,列十六營戰兵,又兩千八百八輔兵,全軍一萬零八百八。
神機鎮不僅擴充到八千戰兵,且已經裝備了大量火炮,其中從澳門買來了兩批炮,共五十四門二十四磅炮,七十二門三磅炮。
繳獲的十八磅炮共三十四門,十二磅炮五十多門,則都分配給了四鎮水師,一些更小的火炮,則分配給了禦營各步鎮,一些雜炮則送去舟山等做城海防炮。
總體來說,這次禦營也是實力大增,從劉良佐、馬得功、吳勝兆、李成棟、高進忠、張國柱、楊承祖楊大鵬等諸部反正綠營也在這次擴編中,將其中精銳大多打散吸納進禦營,部份改編成省鎮營兵。
禦營中軍六鎮,皆擴編成八千戰兵的大鎮,加上輔兵每鎮一萬零八百八,六鎮就是六萬餘人馬。
而左右兩廂的各水陸四鎮,則仍是五千戰兵一千八輔兵的編製,也各有兩萬餘人馬。
禦營十四鎮加起來,突破了十萬人,戰兵就有八萬多。
神機鎮不僅有二十四磅紅衣大炮五十四門,還有上萬鳥銃,這是一支真正的火器部隊。
四鎮水師的鳥船炮艦也有了三十多條,火炮以十八磅為主,論火力還遠超神機鎮。
張名振和王相都是朱以海的心腹元從,這次分領東西兩廂禦營,兼領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的省鎮營兵,雖然省鎮營兵訓練、裝備、軍官等各方麵都遠不及禦營,但現在架子也基本上搭起來了。
這次兩廂四省,每省各保留兩鎮營兵,四省就是八鎮省營,加上附屬的地方團練,也是規模不小。
此外,京營總督王之仁加封為武寧侯,其京營這次也恢複為三大營編製,每營也是八千人的大鎮編。
十四鎮禦營,三鎮京營,八鎮省營,
十二萬人的禦營,七萬多的京營省營,加起來就是差不多二十萬人馬。
這次擴張朱以海也是下血本,雖沒說掃地成兵,可戰兵的架子就十幾萬。
可以說,起碼眼下,哪怕這是新擴編後,但長江以南的清軍,已經遠不及朱以海的實力了。
這還是沒有算上江西金聲桓、鄖陽王光恩、湖南朱大典、巴東李赤心、漢中賀珍、關中武大定、重慶秦良玉、播州王應熊、福建鄭芝龍等地方軍。
鍾山。
朱以海在孝陵登基後,就一直留在孝陵山下紮營。
禦前會議上,朱以海拿出的這個全新的整軍擴編,以及兵分三路的計劃,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同意,禦營發展迅速,一直沒停止過擴編,但戰鬥力也一直不錯。
一直都是打運動戰,轉戰吳越,甚至殺入齊魯,如今要一分為三,皇帝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也有幾位老臣覺得皇帝過於倚靠禦營,有毫不掩飾的要在當今效仿唐朝天子們打造北策神策軍的意思,但畢竟這禦營功績在此。
而之前湖廣五忠潰敗,也是曾經給了朝廷很大的打擊,大家都對於舊官軍,以及反正歸附的軍隊,都沒什麼信心。
“陛下,禦營十四鎮,兵額十二萬,戰兵就八萬八,現在的糧餉標準,供軍壓力不小,而且現在又提高了撫恤標準,陣亡給五十兩撫恤,還另給十兩安葬銀,這就是六十兩銀子。
現在戰事頻繁,一場仗打下來死成百上千很尋常。”虞大複擔憂道,如今禦營最低的輔兵都是一天一錢銀,一月就三兩。上等兵一天一錢五,一月四兩五。
出省作戰,還每天加兩錢的行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