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駭人聽聞,直接去抓百姓做軍糧,那豈不是朱粲、黃巢等人所為嗎?那朝廷還如何能得民心擁護?”嚴我公質問。

馬國柱卻毫不在意的道,“戰爭本就是殘酷的,試問我等若是被圍困在江寧城中,江寧如此大城,城中居民眾多,一旦缺糧,到時會是什麼景象?我來告訴經略,到時城中百姓會先把那些乞丐吃了,然後是一些沒什麼保護的流民、老弱,最後是婦孺,再後來就是易子而食,直到城破,或者吃到最後一人為止·····”

“要保江寧,也隻能不走尋常路,兗州有兩萬精銳在,不能因為沒有糧草就動不了,關鍵的時候,一切手段都得用上。”

“如果兗州兩萬人至江北揚州,然後浙西等再彙聚兩萬人至南麵蘇州,再放棄池太徽寧等城,把兵馬都調來江寧,則我至少還能聚起五萬人馬,完全可與明軍一戰。我一直認為,明魯監國興起時間不長,其兵馬也不多,尤其精銳更少,一直以來都是流竄作戰,避實就虛,真正要正麵對決,我們倚江寧堅城,再建江北江南兩大營,則不僅能守住江寧,甚至有機會將明軍一舉擊潰。”

“必要時,甚至湖廣的兵還可再順流而下增援。”

康喀喇表態,“我支持馬總督的提議,我大清入關以來,戰無不勝,湖廣明賊的潰敗更說明清軍多是烏合,我們必須得主動。”

嚴我公沉吟許久。

“也好,那就按馬總督和康侍郎所言,咱們就在這江寧跟明賊決一死戰。我這就給朝廷上奏疏,請你們與我一起聯名上奏,急調山東譚泰兩萬人,再調湖廣一萬八旗南下,並調浙西等兩萬人,以及安慶池徽等地萬餘綠營過來,其它的先不管了,先集中兵馬跟明賊主力會戰。”

“土國寶。”

“下官在。”

“你是本經略新授江寧巡撫兼提督操江,就由你隨康侍郎先去蘇杭,召集南麵之兵,至蘇州集結彙合,然後沿運河北上至鎮江建立江南大營,收複鎮江再援江寧。”

“馬總督,還得有勞你親自去趟山東,請譚泰大軍南下,並進駐揚州,在揚州建立江北大營。並調河南兵南下。”

“劉應賓!”

原安徽巡撫,現江南左布政使劉應賓一直沒吭聲,聽到點名趕緊站起來。

“你去上遊太平安慶徽池等府,調集各地綠營趕到江寧西麵的大勝關一帶建立江西大營。”

“本經略領兵八千守衛江寧城,城外三路大營,誓死守衛江寧城,與明軍決戰到底!”

土國寶愣神。

“經略,部堂,現在弘光還在城中,錢謙益和陳洪範也在城中,是不是利用弘光跟魯監國議和?朝廷不是答應說隻要魯監國肯談,可以放寬些條件嗎?”

“可魯監國根本不見使者,也不肯議和。”

“那把條件放寬些?哪怕是能拖延一時也好啊。”

土國寶心裏沒底,而且他也並不願意看到清軍真的就將明軍給擊潰殲滅,甚至因為認定嚴我公就是魯監國的間諜,所以他覺得嚴我公的這個大動作大部署,明顯裏麵肯定有許多坑,就跟鎮江一戰一樣。

他寧願少折騰。

“那魯監國正占上風,此時哪有到嘴肉不吃的道理?”

“不如先送點銀子,實在不行,把弘光直接送過去也行。”

嚴我公看向馬國柱和康喀喇。

康喀喇低頭不語,明顯不願意摻合這事,或者說不想將來擔責任。

馬國柱則猶豫了下後道,“借議和之機多爭取些時間是好的,隻是現在也沒多少銀子了。”

嚴我公道,“現在府庫沒錢,也隻能讓士紳百姓們捐,形勢危急,人人都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戶當出一丁,輪流上城協防。按上次派捐的數額,再征三百萬兩銀上來,一百萬拿來送去明軍以示議和誠意,剩下的兩百萬,拿來賞賜將士義勇!”

馬國柱等都是點頭同意,反正又不用掏他們的銀子。

上次征三百萬,他們還分了一百萬,現在還少了好幾個死鬼分銀子,若是再分一百兩,那他們到手的能多分許多。

一百萬送給魯監國求和,一百萬賞軍,他們幾個再分一百萬,完美。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打一城市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