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邊令誠的暗示(3 / 3)

輕柔的應答聲打斷了李隆基的思路,他抬起頭,眼前出現一張又黑又瘦的臉,皮膚粗糙幹裂,仿佛被風幹的茄子,李隆基霍然一驚,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半天才從此人臉上看出一點邊令誠從前的影子。

數年未見,他竟成了這副模樣,原本對他的滿腔怒火,一時煙消雲散,畢竟是自己的家奴,對自己忠心耿耿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貪財怕死這些小節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李隆基默默地看著他,半天才和顏悅色地問道:“朕來問你,你對高仙芝與李清怎麼看?”

邊令誠一愣,他原以為皇上會因為自己兩次大戰都躲在後方不前而大發雷霆,心中緊張而焦慮,不料皇上似乎並不打算追究自己的責任,他心中異常感動,慢慢跪倒在地,低聲泣道:“老奴有負聖恩,特來領罪!”

李隆基擺了擺手,略有些不耐煩道:“你有沒有罪朕很清楚,先回答問題。”

“是!”邊令誠抹去眼淚,他想了一想道:“在老奴看來,這二人在行事手段上並無區別,高仙芝屠拓折城、李清殺盡葛邏祿人,皆是一般的果斷狠辣,對待下屬也是恩威並施,以收其心,但二人在兩個方麵確實又大不相同。”

“哪兩個方麵?”

“一方麵是對西域諸國與大食的態度,高仙芝對西域諸國是以主待仆,以征服者的姿態向下俯視,而從不考慮他們的感受,老奴與他呆了多年,了解他甚深,他從來都蔑視大食,在他眼裏大食不過是另一個康國或石國罷了。”

說到此,邊令誠的眼中閃出一絲敬佩,他道:“李清的眼光卻比他看得遠,從一開始他便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和一個什麼樣的對手作戰,他似乎很清楚大食的底細,老奴幾個月前曾在他的大帳裏見過一個沙盤,大食的諸多城市,與怛羅斯的距離,大食現在的主要目標或是對手是誰?大食軍作戰的特點,皆在沙盤上標注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備戰非常充分,僅箭矢就打造了五十萬支,知己知彼,老奴以為這是李清能以少擊多,最後戰勝大食人的最重要原因。”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笑道:“說得不錯,看來你還是有點眼光,那他們的另一個不同是什麼?”

“另一個不同”

邊令誠忽然有些遲疑,他眼角餘光向兩邊一掃,除高力士坐在下首研墨,再無他人,他一咬牙,湊近李隆基低聲道:“此二人另一個不同便是在對皇上的態度。”

“哦!”李隆基忽然有了十分的興趣,他微微瞥了一眼高力士,忽然想起剛才那本奏折,便對他道:“你去給貴妃說一聲,就說朕中午不回去用膳,晚上再陪她。”

“是!老奴這就去。” 高力士深深地看了一眼邊令誠,慢慢退出了房間。

“你說吧!他們二人對朕的態度怎麼不同?”

邊令誠深深吸了口氣,沉聲道:“從表麵看,高仙芝囂張跋扈,擅自在龜茲接受小國朝貢,而李清卻事事克製,並勒令西域小國每年來長安向陛下朝貢,誰忠誰奸似乎一目了然,但老奴與他二人相交皆深,卻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說下去!”李隆基的眼睛漸漸冷了起來。

“老奴以為此二人表現迥異的原因,其實是他們各自的經曆不同,高仙芝長期駐守邊陲,從未在朝中為官,官場上那一套他知之不多,所以很多小節上不注意,率性而為,讓人詬病;而李清則不同,從太子舍人到戶部侍郎,他是在官場上打滾的人,怎會不懂得可為可不為,所以老奴以為,高仙芝是什麼人其實已經一目了然,但李清心中的真實想法,老奴至今也看不透,這才是可怕之處。”

“你是說,李清心口不一嗎?”李隆基有點不相信地追問道,畢竟李清在他身邊多年,他還是對其了解一、二,否則也不會讓他做安西節度使。

“老奴倒不是那個意思!”邊令誠敏感地察覺到了李隆基口氣有些不善,急忙進一步說明道:“皇上隻讓我對比李清與高仙芝,所以隻是將兩人相比較罷了,兩人其實都不錯,但如果一定要將他二人對朝廷、對陛下的忠心程度比個高下,老奴個人還是更傾向於高仙芝。”

邊令誠的話使李隆基心中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雖然他並不完全讚同邊令誠對李清與高仙芝孰忠孰奸的評價,但今天和邊令誠的一席談話卻從另一個角度提醒了他,那就是看人不能隻看表麵,他想起了李獻忠的叛逃,之前根本就沒有半點征兆,卻突然發生了。

李隆基慢慢走到窗前,凝望著遠空,他想到了那些手握重軍的大將:安祿山、哥舒翰、安思順、李清、封常清,他們會不會也象李獻忠一樣,突然做出讓他完全預想不到之事呢?

過了良久,他低低地問邊令誠道:“你在邊疆多年,有沒有想到過什麼辦法,可以防止邊關大將的造反。”

“老奴不好說。”

“說!”李隆基霍然轉身,眼睛緊緊盯著邊令誠厲聲令道:“此時不說,更待何時?”

邊令誠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其實老奴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行輪換製,邊關大將三年換一個地方任職,千萬不能讓他在某一個地方做得太久了。”

李隆基一呆,他忽然想起了安祿山,他做範陽節度使竟不知不覺已經十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