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叫你王子殿下才是,當衛士長太委屈了一點.”
李清笑著回頭對莫賀都道:“既然王子殿下是副王的繼承人,不妨讓他也來參加我們今晚的會談.”
莫賀都愛憐地拍了拍女兒的後腦勺,“既然侍郎準你旁聽,你就坐下吧!但不準多嘴.”
“謝謝父親!”羅闌公主笑逐顏開,又偷偷地瞥了李清一眼,見他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她心中不由一陣猛跳,這一瞬間,她心中有了一種微妙的變化,覺得射不中狐狸,似乎也並不是什麼讓人瞧不起之事.
“那我回避一下!”旁邊的失密塔爾忽然品出些味來,李清和莫賀都要談大事,急忙要告辭,李清卻一把抓住他,“這件事也和你吐火羅有關,不妨聽一聽.”
“這.......”
失密塔爾猶豫一下,他看了看莫賀都,意思是,‘你說呢?’莫賀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李清的建議.
李清和莫賀都對麵而坐,而羅闌公主和失密塔爾分別坐在下首.
李清見時機已到,便開誠布公對莫賀都道:“殿下是否覺得找高帥來解決貴國與拔汗那國的糾紛有失體製?”
莫賀都一愣,“侍郎的意思是......”
“我是說殿下應該去長安而不是龜茲.”李清指了指失密塔爾,盡量放緩語氣道:“吐火羅不遠萬裏派使臣入朝,而並不是去龜茲,他就很清楚大唐的尊卑禮製,而石國與拔汗那國均是大唐屬國,有紛爭卻不請朝廷調解,擅自開戰,置朝廷威儀於腦後,這本身就有失臣子的本分,這已經是一錯,現在殿下想起調解,卻不去長安,反而找一邊關大將,置朝廷於何地?殿下,這更是錯上加錯,倘若拔汗那國派使去了長安,述說石國種種不義,那你說朝廷是偏向石國還是偏向拔汗那國?”
聽完李清的話,莫賀都的額頭已經冒出密密的汗珠,為爭奪突騎施分裂後留下的勢力空白,石國與拔汗那國幾乎同時動手,沒有什麼是與非,若大唐真因自己的失禮轉而支持拔汗那國,那真是得不償失了.
莫賀都急起身向李清長躬謝道:“多謝侍郎提醒,小王知錯了.”
“殿下客氣了.”李清急忙起身回了一禮,請他坐下,話鋒一轉又笑道:“找邊將而不找朝廷,其實這隻是禮數上的不周,關鍵是殿下是來找大唐而不是去向大食求援,這才是原則上問題,塔爾老兄,我說得對不對?”
失密塔爾沉默了,他明白李清的意思,唐軍攻下朅師國,周圍小國國王紛紛跑來向高仙芝表示臣服,甚至他的葉護也準備親自來拜見高仙芝,這其中沒有一人想到應該去長安上表謝罪,確實是有點本末倒置了,失密塔爾暗暗下定決心,等葉護一到,他就立刻勸他去長安覲見.
李清見失密塔爾沉思不語,知道他已經聽進去了,便笑了笑又對莫賀都道:“我聽說大食在呼羅珊打內戰,不知可結束了?”
一句話勾起了莫賀都的心事,正如失密塔爾所猜測,尋求調停隻是一個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阿拔斯王朝即將平定呼羅珊的內亂,有開始向東進行擴張的意向,而一向親近大食的正王車鼻施利用這個時機趁機向大食求援,也請求大食出麵調停石國與拔汗那國的爭端.
這是一個危險的征兆,如果大食的勢力進入石國,那石國就將結束兩王並治的局麵,莫賀都看出了車鼻施的陰謀,便立刻決定向唐朝求援,請求唐朝幹涉石國的內政.
但李清卻不讓他和高仙芝接觸,讓他去長安求援,可長安在萬裏之外,這一來一去時間上恐怕就來不及了,莫賀都一時心亂如麻,不知從何說起.
這時羅闌公主看出了父親的疑慮,她旁觀者清,從李清一步步的勸誘和他深邃的目光,羅闌公主便慢慢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她見父親舉棋不定,便終於忍不住提醒他道:“父親不妨請侍郎大人幫幫忙.”
這一下提醒了莫賀都,他抬頭向李清看去,正好看見李清向女兒投去一個讚許的目光,頓時恍然大悟,李清明日就要班師,今晚特地來找自己的目的就是在此啊!
他心裏十分佩服李清的眼光,此人僅與自己一麵之緣便發現了大唐與大食潛在的矛盾,不愧是大唐的重臣,在這一點上,高仙芝的眼光就遠遠不如他.
莫賀都迅速理了理思路,他離國已經幾個月了,若再不回去,恐怕國中會生亂,他立刻做出了決定,既然李清願攬此事,那他明日就直接回國,莫賀都下了決心,他伸出了右掌,慢慢說道:“那好,此事就拜托侍郎了.”
李清鄭重地點了點頭,也伸出右掌和莫賀都一擊,語重心長道:“讓我們一起努力,阻止大食東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