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暗流湧動(3 / 3)

“看來隻能摸石頭過河了!”

李清無可奈何,這就算是考驗自己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吧!

在他下手坐有兩人,一人是戶部左侍郎韋見素,而另一人則是度支員外郎第五琦,韋見素是韋氏旁支,一向為官謹慎、官譽清明,這次韋堅之禍也並沒有涉及到他,但韋家也由此與李林甫水火不容,章仇黨建立後,他便是第一批投靠章仇兼瓊的要員,加上右侍郎李清,整個戶部就基本上被章仇黨控製,所以李林甫才會奏楊國忠為太府寺少卿,太府寺的職能相當於現在的央行、糧食儲備總局和工商行政總局,能在很大程度上製肘戶部。

“李侍郎,在下以為這次新鹽法實施最大的困難恐怕有二,一是地方,抗命他們不敢,但地方上的陰奉陽為卻不會少,比如漏報鹽田數、比如拖延時間、比如操縱當地鹽市,尤其是揚州,更是鹽的主產地,所以須派要員去坐鎮揚州;第二個困難是京中涉及鹽利的權貴,小一點的就不說了,親王中慶王、永王都有涉及,尤其是慶王,販賣私鹽數額巨大、且公開操作,連皇上對他都睜隻眼閉隻眼,偏偏他又繞不過去。”

說到此,韋見素偷偷地看一眼李清,做了十幾年的官,他心裏非常清楚,要想順利推行鹽法,恐怕首先得將慶王拔掉,否則上不遵,下又豈能從,可是要真的動他,又談何容易。說韋見素為官謹慎,其實就是指他很少惹事上身,能獨善其身。

“屬下的意思是盡快將鹽鐵使的衙門成立起來,使政出有門,人有專人,否則事情不但辦不好,反而會誤了戶部的正事。”

韋見素的意思李清明白,這推行鹽法需用有銳勁之人去做,象韋見素這種圓滑而從不得罪人的老老人,就算他想參與,李清也不會用他,李清淡淡一笑,道:“我找韋侍郎來,就是想告訴你,我的精力恐怕要放到推行鹽法上去,以後戶部日常之事還需韋侍郎多多費心。”

“這個是當然!”

韋見素心中竊喜,卻又有點愧對李清,他想了想又道:“我可向李侍郎推薦一人,此人是金部下的一名主事,姓劉名宴,極精通稅務,且幹練有為,李侍郎不妨好好用他。”

李清點了點頭,又回頭對一旁沉默不言的第五琦道:“你是戶部老吏,三天內,你替我草擬出一份人員清單。”

李清兼任度支郎中,而第五琦是度支員外郎,正是他的頂頭上司,曆史上,在安史之亂結束後,正是第五琦采用顏真卿在河北使用的賣鹽募錢法,在全國推行新鹽政,使安史之亂後的朝廷度過了一場嚴重的財政危機。

這時韋見素已經告辭離去,第五琦見他走遠,這才從懷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名冊,遞給李清笑道:“屬下早已替侍郎準備好了。”

李清大喜,接過來翻了翻,名冊上足有百人之多,包括他們的簡曆、資質、身份背景,且大多是四十以下,正當壯年,他將名冊放下,凝視著這個幹練有為、頗知他心思的中年人,想了一想道:“揚州是鹽鐵重地,我的突破口就準備放在那裏,我想命你為鹽鐵支使,去揚州推行鹽法,你可願意?”

第五琦起身長施一禮,肅然道:“為國赴命,我焉能推卻!”

“那好!你收拾一下,明日便動身。”

李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笑道:“你若有任何不能解決之事,可立刻稟報於我。”

這時,門外有人急促地跑來,站在門外高聲喊道:“請侍郎大人速速回府,府上派人來稟報,家裏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