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貴人(一)(1 / 2)

小店前的排隊已經轉過了街角,簾兒忙得連腳都不沾地,突然見他們二人竟一起回來,心中微微有些驚詫,但已經顧不得細問,隻埋怨了小雨幾句,眼波微斜又瞥一眼李清,見他精神抖擻,接過錢便扔進甕裏,竟不再細數,比那天得到義父的二十兩銀子還要興奮幾分,隨後楊釗也趕來,這一日下來,簾兒發現所有人都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心中便存了疑竇,暗暗思量:“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晚上當好好盤問小雨。”

又過了幾天,便是六月十九,這天是冰飲店的首次發薪日,但也是觀音菩薩的成道日,更是民間盛大的廟會,這一日人潮洶湧,四縣八鄉的百姓全部都趕到閬州城,太陽還在睡夢中,來趕市的小攤小販早早就在路邊開始圈地運動,這邊擺一個捏泥人攤,那裏站一個賣糖葫蘆的販,或爬到樹上高掛幾幅夏令竹簾;或是鋪上幾張白紙,賣字老儒縮在角落裏細細研墨,恥與商人為伍,他的眼睛都似乎翻上了天,可一身長衫卻是補丁重疊,隻怕比那花子的百葛衣還多上幾個.

李清一大早便趕到店裏,今天將是異常忙碌的一天,也將是銅錢嘩嘩進帳的一天,十幾日來,日複一日的火爆生意,使眾人一直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人手也一加再加,從四人增到了十人,但有一點卻是嚴密控製的,那就是製冰和雪泥的配方,迄今為止,也隻有李清他們三人知曉,簾兒和小雨已經不來店裏,而且留在家中專門調製雪泥,這樣她們的夜裏就可以多睡一些。

漸漸地太陽醒了,也露出了笑臉,大街上開始出現性急的人,在府前街的最東頭便是觀音廟,人越來越多,在廟裏上過香的人,就出來了,擁擠在街上,街上賣的大部分都是玩具和吃食,賣炒米糖開水的矮胖子,挑著擔笑咪咪地在人群中穿行,手中撥浪鼓敲得震天響,不時有人將他攔下,花上一個銅錢便美美喝上一大碗,但小孩子更感興趣的卻是玩具,泥捏的泥公雞,尾巴上再插兩根紅雞毛,看上去一點都不象,可孩子們就是喜歡,家裏有孩子的就不能不買,況且還能嗚嗚地吹響,此外還有賣小笛子的、賣線蝴蝶的、賣竹蜻蜓、賣不倒翁,看得孩子們的眼睛都花了。

但今年最出名的還是小李記的雪泥和棒冰,尤其是雪泥,不少人是專程衝這個從縣裏趕來的,這個新鮮的美食讓所有吃過的人都垂涎欲滴,沒有吃過的更是向往,甚至它還成為孩子們炫耀的資本,吃過兩次的就比隻吃過一次的胸脯要挺得高,而沒有吃過的就仿佛打過霜的葉子,垂頭喪氣,突然又眼睛放光,信誓旦旦地說爹爹今天一定會帶他去吃。

小李記的櫃台前已經人潮洶湧,仿佛饑荒來臨前的米店,不知何故竟出現三排隊伍,互相怒目而視,皆認為自己是先來的,僵持片刻,便爭搶起來。

擁擠、推嚷、吼叫,數十支手爭先恐後伸向夥計手上的雪泥,幾乎要將櫃台擠爆,李清急得滿頭大汗,連聲怒吼:“楊釗!楊釗!你死到哪裏去了,還不趕快給老子維持秩序。”楊釗急忙從裏間跑出,又叫上烤蛋筒的劉野拚命拉扯,才勉強製止住了局麵的進一步惡化,但吵嚷喧鬧,卻一直沒有停過。

李清忙得恨不得多長一隻眼,他一麵收錢,一麵仔細地盯著客人手上的發貨票,昨天已經出現了假冒的貨票,做的惟妙惟肖,連上麵的字也神似幾分,他連夜趕製新的貨票,暫用木牌取代紙片,又定製了一批鐵牌,準備明天就用上。突然,感覺有人在自己的肩膀上一拍,他回頭一看,卻是那個最熟的醉鄉樓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