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3 / 3)

史官忠實記錄一切,還特地記錄下人王淮的慨歎。

相關史實傳到後世,鑒於春秋筆法,又是讓史學家撓頭的一樁難解之謎。

和人王淮一樣,郅玄同樣麵臨繼承人的問題。

不過他有言在先,設下十年之期。

在這十年內,競爭可以,白熱化也沒關係,手段必須光明正大,絕不能走歪門邪道。想要超出對手,必須憑借真才實學。膽敢使陰謀詭計,原義的下場就是前例。

有了這個前提,郅玄不操心繼承人一事,國內氏族也不著急站隊。

國君英明睿智,戰功卓絕,大小氏族知曉分寸,為家族考量,此時站隊毫無意義。

早朝之上,氏族們更關注另一件事,空出的卿位。

羊皓去世後,卿位一直空懸。

目前有三家在競爭,論家族實力,比個人資曆,三人不相伯仲,很難分出勝負。

粟虎等人不出麵,態度保持中立,不傾斜任何一家,最終的決定權握在國君手上。

事情拖到今日,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

探索隊伍的消息接連傳回,各家氏族迫不及待想要走出去。圍繞卿位的爭奪必須告一段落,不能再牽扯更多精力。

趙顥深知六卿權柄之重,也十分好奇郅玄屬意何人。

郅玄始終保持神秘,對外沒有透出口風。直到今日早朝,群臣上請,事情不能再拖,他才當眾宣旨,敲定最終人選。

“駱肥。”

人名一出,滿朝嘩然。

駱氏家主原本好端端看戲,突然被宣告自己成了主角,一張清臒的麵容滿是錯愕。

從位置上仰望郅玄,眼神充滿驚訝,完全不敢置信。

駱氏並非西原國本土氏族,是在郅玄大父時舉族來投。

當時西原國和北安國交戰,兩國打得不可開交,邊境城池幾番異手,最終反倒握手言和。

在這場戰爭中,兩個龐然大物都有些傷筋動骨,邊境小國更是倒了血黴,受到戰火波及,隕滅的十個指頭都數不過來。

駱肥的故國就是倒黴蛋之一。

當時的國君是駱肥的伯父,發現事情不妙,和駱肥的親爹一番商量,與其被揍不如主動投奔。

堵在家門口的是北安國,他們包袱一收,全家老小去投西原國。

駱肥的伯父沒有嫡子,他被過繼,當成家族繼承人培養。

駱氏的家風類似稷氏,投奔西原國後專門辦實事,遇到爭端比較佛係,少見和人發生衝突。

家族兩代人都對上大夫的位置十分滿意,壓根沒想著更進一步。

不料國君神來一筆,駱肥官爵飛升,直接登上卿位。

在此之前,西原國的卿位被本土大氏族把持。

洛弓出身東梁,隨梁夫人來到西原國,二十餘年紮根郅地,對郅玄忠心耿耿,有大功。任命他為卿不算太過,氏族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駱肥是實打實的外來氏族,任他為卿?

自西原國創立,未曾有此先例!

沒人能夠想到,郅玄要的就是未有先例。

本土氏族,新興氏族,外來氏族,在西原國都必須有上升渠道。如此方能整合力量,使西原國蒸蒸日上。

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讓更多人看到希望,才能夠團結人心,西原國的戰車才能馳騁向前,無論麵對怎樣的敵人,都能夠雄霸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