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國不來吊唁的理由多種多樣,其中之一,絕對和西原國大軍脫不開關係。隻是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一點,或許是有意,也或許是無意。事情發展成這樣,身為既得利益者,郅玄沒道理揭穿。
在東梁侯的喪禮期間,郅玄短暫停留城內,東梁氏族紛紛來訪。羲氏和禾氏最為特殊,走動最為頻繁。兩家決定舉族遷移,離開東都城,前往西原國。
“暫時不急。”
郅玄接受兩家投誠,卻沒讓他們按計劃動身,而是另有安排。
“稍安勿躁。”
在郅玄的計劃中,此戰拿下的土地不會歸還。不想橫生枝節,必須想方設法在短期內消化。種甜菜是個好辦法,以糖入貢,分以重利,的確能堵住中都城的嘴。
但這遠遠不夠。
他拿下的不是幾座城池,而是半個東梁國。若想徹底消化,委派官吏、製定法規、加強駐軍是必須,更需要多方麵助力。
羲氏和禾氏舉家投誠,簡直是瞌睡送枕頭,郅玄馬上有了主意。
羲河的封地靠近五城,郅玄有意盡數歸還,另外再封給他兩座城,由羲氏對屬民進行安撫治理,讓這片土地盡快融入西原國。
禾氏的封地本來不大,郅玄大筆一揮,直接增加三倍。此舉既為安定人心,也為讓東梁氏族看到好處,說不定能再拉幾家到碗裏。
除此之外,還是給稷夫人一個交代。
當初稷夫人通過原桃送來名單,主動向郅玄送出橄欖枝。如今國戰結束,以禾氏為代表的幾家給郅玄幫了不少忙,在攻打東都城的過程中發揮出作用。郅玄投桃報李,擴其封地是在情理之中。
合作講究的是你來我往,共同獲利。
稷夫人的誠意郅玄看在眼裏,如今大方回報,想必對方會十分滿意。與之對應,原桃在中都城會站得更穩,日子也會過得更好。
“謝君上!”
接到郅玄的旨意,羲河和禾氏家主喜出望外。他們本以為能保家產,獲得郅玄庇護就是萬幸,哪裏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兩人都不愚笨,相反十分聰明。尤其是羲河,經曆過政治上的大起大落,更能看出郅玄此舉的深意。
“恩寵亦是考驗。”
封地擴大是好事,卻也要看到隱藏在背後的危險。
羲河決定牢牢抓住這份機遇。
如果能助郅玄徹底消化這片土地,他會受到重用,羲氏也能更上一層樓,榮耀更勝往昔。
禾氏更是如此。
回到家中後,禾氏家主立即寫信,派心腹送往中都城,千叮萬囑,一定要送到稷氏家主手中。
“事成,各家都將受益。”
兩人手中資源不少,要穩定和治理新增的封地,人手和物資就有些捉襟見肘。經過一番考量,兩人做出相同的決定,給親近的別支和姻親寫信,邀請他們派遣家族子弟,或者幹脆全家遷移,一同投奔西原國。
郅玄明言會派遣官吏並駐紮軍隊,兩人沒有立場拒絕,也不打算拒絕,坦言會配合郅玄的所有行動。他們邀請別支為的不是爭權,而是讓封地盡快穩定下來,各項事務走上正軌,不負郅玄的信任和重用。
在得到郅玄的肯定後,羲氏和禾氏大張旗鼓,行事不避諱他人,引來眾人側目。
對兩家轉投西原國一事,東都城內褒貶不一,有人言是先君造孽,寒了臣子之心,也有人說兩家趨炎附勢,攀高而已。
朝堂上,群臣關注的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