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1 / 3)

中都城是天下雄城, 人王坐鎮,彙聚各方勢力。

城池分為三重,內城人王及氏族居住, 二重主要是國人坊、庶人坊和商坊, 三重專門屯兵, 並有大量奴隸坊。

一旦遭遇外敵,三重城門同時關閉, 甲士卒伍沿階梯而上,厚重的城牆內遍布大大小小藏兵洞, 移開牆磚即可架設長弓。

配合城頭守卒,城池四麵落下箭雨,將來犯之敵攔截在城外, 使其寸步難進。

二重城牆同樣布置嚴密。

遇到外城被突破, 城門處會落下石板, 城牆之前還有夾道, 形成環形囚牢,使敵軍成為籠中鳥甕中鱉。等敵軍被困住, 再以火攻, 頃刻之間就能令其陷入絕境, 休想逃出生天。

內城守軍更為精銳, 皆是隨人王征戰的有功之士。兼之以氏族私軍,縱然來敵連破兩重城池, 也很難衝開最後的軍陣, 最大的可能是墜入天羅地網,被打得丟盔棄甲兵挫地削。

曆史上人王也曾遷都, 次數多達三回。每次遷都耗資巨大, 建城、移民需十數年才能全部完成。

如今的中都城建成百年, 汲取前代教訓,城內挖掘深溝,也有專門運送垃圾的車輛。內城還有類似排水係統的工程,隻是規模太小,局限在王宮和幾家大氏族的宅院,未能全城普及。

有了這些措施,中都城的衛生狀況好過絕大多數城池。縱然城內也有不好的氣味,至少不會輕易爆發疫病。

先前兩次移都,一次就因疫病爆發。

這次疫病十分突然,氏族、國人和庶人陸續患病,奴隸更是大批病亡。當時的人王也不幸染病,十個子女少去七個,可謂是觸目驚心。

最終是幾名巫醫查出病源,城內的水不能再用,飲下即會生病。

鑒於此,人王下令遷都,整座城的人倉皇出逃。死去的屍體來不及掩埋,隻能留在城內,和城池同被付之一炬,與昔日的輝煌一起掩埋。

因為倉促遷移,新城池的選擇不夠嚴謹,位置也有偏差,做不到十全十美。

怎奈情況特殊,容不得多番考察。

對近乎是出逃的眾人來說,有一處安穩的地方歇腳比什麼都重要。身為人王子民,整日顛沛流離,連一個固定住所都沒有豈非是笑話。

或許是憋著一口氣,不想讓諸侯國看笑話,在巫選定地點之後,王室和氏族通力合作,君臣空前團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建造城池時竭盡所能。

數月時間內,宏偉的城池拔地而起,遠邁舊城。

人王和中都城氏族彰顯實力,各國不免受到威懾,紛紛收起看笑話的心態,隔年老老實實入貢,大國也不敢輕易造次。

當時的人王已病入膏肓,整個人奄奄一息。強撐到王宮落成,在病榻上下達最後一道旨意,傳位唯一活著的嫡子。

人王逝去不久,新人王登基。

氏族們忙著建城無暇他顧,各諸侯國尚未從震懾中回神,這場登基典禮異常順利,前後各數三代都是絕無僅有。

百年過去,中都城經過數次改造和擴建,麵積增至原來的三倍,城內人口也成倍增加,熱鬧繁華非昔日可比。

城內各坊涇渭分明,氏族坊貴,國人坊嚴,庶人坊最是熱鬧。

百年發展下來,庶人坊拆去坊牆,臨街的建築鱗次櫛比。因同商坊相近,總能看到商隊在路上穿行。遇上遠道而來的諸侯國商隊,總會有好奇心大的孩童尾隨,歡聲笑語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