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此前已經排到了前麵的家屬和工作人員,也被他勸說著安排到了晚上8點以後。
本來就是一家規模不大的療養院,又是叫號式的推拿,早一點晚一點,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何況,人家工作人員解釋的理由也很充足,算得上是盡心盡力了。
幾位家屬給自家老人端茶倒水的同時,也給淩然泡了茶,並送上點心。
淩然隻是微笑的感謝,卻是繼續執行著自己忍饑挨餓的政策。
係統的任務完成度,也從1050/10000,一路向上飆升。
幾乎每個小時就能提升1000左右,等於每3分鍾的推拿,平均能夠解除他人50個小時的痛苦,也就是2天左右。
如此看來,一天的時間就能完成一萬個小時的累計。
不過,從淩然的角度來看,係統的認定顯然是偏於嚴格的,很可能是預計開始疼了,就不算做解除痛苦的狀態了。
淩然做著推拿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思考,如何盡可能的延長效果。
“讓一讓,讓一讓,王教授,給咱們老紅軍插個隊可以嗎?”療養院的護士,推著輪椅,來到了淩然麵前。
靠著輪椅的,正是92歲的老紅軍劉思善。
68歲的年輕王教授微笑著讓出了位置。
劉思善原名劉四山,因為老家四周都是大山,長輩就給起了這麼一個名字。到了部隊以後,他才改了新名,用到了現在。
92歲的年齡,在療養院裏也稱得上是高齡了。
所謂七十三,八十四,能堅持到85歲的老人,人數就相對比較少了。
劉思善幾年前就腿腳不便,常年依靠輸液度日了,一身的毛病自然是越來越多。跟著療養院的護士出來,與其說是來推拿,不如說是為了曬太陽。
淩然甩甩手,稍作調整和準備後,再將手輕輕的搭上了劉思善的脖子。
骨贅增生的並不算多,但頸椎結節的情況較為複雜。
以92歲的高齡來說,這樣的頸椎條件算是可以了。隻是以推拿的手法來說,給92歲的老人調整關節結節,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有必要冒這樣的風險嗎?
淩然沒有立即動手,而是默默的思忖起來。
老人含混的說了什麼,護士俯身聽了兩邊,道:“淩醫生,老人的意思是,不能推拿就不用做了,他的脖子也不是特別難受。”
“不是特別難受?”淩然想了一下,立即明白過來,那是頸椎壓迫神經,壓迫的時間長了,徹底壓迫錯位了,反而不太疼不太難受了。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這方麵的表現很突出,剛開始疼的要死要活的,後來徹底突出了,也就沒那麼疼了。
不用太多的思考,淩然就認為,對劉思善老人不能做完全的複位。
與其完全複位,還不如就現在的位置,減少頸椎的傷痛。
淩然想清楚了,就手指稍稍用力,首先放鬆他的肌肉,再用拿法,直接扯動韌帶。
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很快就舒服的閉上了眼睛。
淩然的動作極輕極輕,也不用扳法和旋轉法,就用揉法,為老人鬆解脖頸的肌肉,並為他重塑力量平衡。
呼……
老人本就嗜睡,被淩然揉了兩分鍾,竟而直接睡了過去。
淩然默默的看著係統的任務完成度,從1125/10000,快速的增長到了1502/10000,相當於解除頸椎的痛苦的時間長達半個月……
淩然輕輕鬆開手,當此時,老人猛的睜開眼睛,大吼一聲:“殺啊!”
淩然被嚇了一跳,周圍的老人也是一片噤聲,但很快,眾人又旁若無人的說起話來。
老人瞪著眼,慢慢地,慢慢地靠回到椅子上,輕輕的喘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