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遊牧民族的大招(2 / 3)

呂哲的想法非常的簡單,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他應該在自己能夠做出一些事情的時候,將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辦下去。

同理,呂哲現在對於匈奴結束戰爭並西遷,西遷之前配合帝國進攻東胡的提議,他有點心動了。

匈奴這個部族對帝國是威脅,其實並不止是匈奴,任何草原上的部族對帝國都會是威脅。這一點在華夏長久的曆史裏已經不止一次的證實,因此哪怕是全國上下都不認為草原占來有什麼用的時候,呂哲強硬地發動了對草原的戰爭,並且是在剛剛統一全國還沒有整合力量就發動了戰爭。

“東胡確實是要比匈奴人口多和地盤大。”呂哲注視著張良,問:“你怎麼看待這一點?”

張良穿得十分的正式,他也一直是恭敬地站著,聽到皇帝那麼問,平靜地說:“取決於陛下對匈奴人的信任程度。”

呂哲對匈奴人能有什麼好信的?他能夠縱容本族一些人,不代表願意縱容異族。

曆史上匈奴分成了兩個部分,是為南匈奴和北匈奴(也叫西匈奴),一部分留在了東方,另一部分向西遷徙。

南匈奴是被漢帝國打服了的那一部分,他們向漢帝國稱臣,並成為類似於雇傭兵的部族,每每漢帝國要用兵的時候,會有匈奴中郎將召集匈奴的各個部落首領糾集騎兵,讓這些類似於仆從軍的騎兵跟隨漢軍作戰。

不過得說一句天大的實話,漢帝國真正召集南匈奴的騎兵次數屈指可數,一方麵是漢帝國幾乎沒有外敵了,有敵人也不適合騎兵作戰,因此真正到了召集匈奴騎兵作戰是在什麼時候?是在東漢末年的軍閥相攻上麵,北邊的任何一個軍閥都有雇傭匈奴人的記錄。比較詭異的是,東漢末年的中央軍中其實是有匈奴騎兵的存在,並且是作為主力使用。例如蔡文姬(蔡琰)就是在洛陽戰亂時被“洛陽九校”中的匈奴騎兵擄掠到了草原。

北匈奴其實更應該稱呼為西匈奴。這一批匈奴人打死不願意向漢帝國屈服,他們爬山涉水,走過沙漠和戈壁,穿越了大沼澤,先是抵達了安息帝國(帕提亞)的邊境。抵達安息帝國邊境的北匈奴毫無疑問是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而那個時候安息帝國正在和東擴的羅馬人進行戰爭。

因為逃亡和戰敗西逃,北匈奴實際上已經隻剩下十五萬人不到,但他們偏偏還能吊打安息帝國。雖說安息帝國的主力都是在和羅馬人交戰,可後麵安息帝國有抽調精銳回到東邊試圖解決匈奴人,但依然是被吊打。最後,是羅馬人派人邀請北匈奴的單於前去羅馬,雙方達成了瓜分安息帝國的協議。

羅馬人和剩餘不到十萬人的北匈奴結盟看起來像是笑話對不對?但事情就真的發生了。讓羅馬人願意與北匈奴結盟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北匈奴用不到兩萬騎兵將安息帝國十萬所謂的精銳給宰了個精光。

事實是什麼?是那個時候的安息帝國確實已經衰敗,衰敗之前還向漢帝國求援?求援什麼的都是些野史,沒有官方記載的就隨便聽聽好了。

呂哲的記憶沒有出現混亂,他深深地記得就是被打得苟延殘喘的南匈奴,就是南匈奴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東晉皇帝被抓去倒尿壺。而那個時候的南匈奴有多少人?是恢複到了將近三十來萬,是漢帝國劃出地盤,每年給物資和金錢,將原本快沒有多少人的南匈奴給壯大到恢複三十多萬人口!

“我不喜歡任何一個異族,包括匈奴、東胡……,甚至包括西域人、波斯人、希臘人。”呂哲說得異常隨意,末了又補充了一句:“但是帝國不會在同一時間與所有異族為敵。”

東胡進攻匈奴是在搶奪帝國勝利的果實,甚至發生了東胡直接搶了帝國地盤的事情,不過隨後是東胡王自行讓出,並派人到帝都道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