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別不知好歹(1 / 3)

是什麼原因致使一開始使節團就擁有這麼多的武裝人員呢?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一開始,使節團的護衛力量本是計劃隻有七千,後麵不是燧發槍和火炮都需要試驗嗎?皇帝給韓信調去了五千火器兵。

按照道理來說,極度依賴後勤補給的火器兵不應該出現在即將遠赴數萬裏之外的使節團,可皇帝也沒有想過要讓火器部隊去到數萬裏之外啊!

五千火器部隊最遠也就是到達西域,使節團將要離開西域繼續西行的時候,火器兵就會被劃撥給征西兵團。目前火器兵依然屬於韓信指揮序列,那不是因為使節團還沒有離開西域嘛!

有了五千火器部隊的加入,使節團的護衛力量從七千增加到一萬二,雇傭兵性質的武裝人員嚴格來說並不被算成官方序列。

隨行的商人真的是太多了,每一支商隊都會雇傭屬於自己的隨行武裝人員,少到一個商隊雇傭數十人,多到一個商隊雇傭數千人,結果武裝人員成了將近四萬。

帝國組織武裝團隊的合法化是從進軍嶺南開始,起初是為了肅清嶺南的百越族裔,後麵捕奴業興盛的時候,為了讓軍隊從肅清和捕奴中解放更多的兵力,雇傭性質和自由組團就成了可代替的武裝團隊。

雇傭兵的存在在帝國真的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事實上之前就有類似的組織存在,隻是並不叫傭兵團這個名字,他們可以是什麼學派的私兵(如墨家劍客),可以是某貴族的門客(如戰國四公子誰沒個數千幾萬門客),反正就是真實且存在。

呂哲允許傭兵團合法性不過是將本來會隱藏在暗處的武裝團體亮在表麵,事實也證明這麼做相當有效,因為每一支大小雇傭兵團體都是需要擔保。

擁有私人武裝在過去是大氏族、大豪商、大貴族才能幹的事情,現在卻是出現另外一種情況,軍中退伍的老兵可以聯合起來組建傭兵團。

“我們那位陛下是在為裁軍做準備。”陳餘臉上的表情比較怪異,他說:“未來隻會保留二十個軍團的國防軍編製,再多就是四個軍團規模的禁軍。除此之外,帝國將會建設一支不會超過五十萬人的維持治安用公安隊伍。”

保持二十個軍團規模是開國之初就已經定下的國策。為了適應於這個國策,軍方前幾年就已經在進行軍團非作戰人員的“瘦身”。以前一個軍團有五萬的戰兵,但是服務於戰兵的輔兵卻是從五萬到十萬不等,騎兵軍團許多時候甚至是出現超過十萬輔兵的狀況。

一直以來輔兵既是服務於戰兵的輔助人員,必要的時候他們還需要進行拚殺作戰。在這樣的基礎上,後來帝國不斷進行擴編就是挑選於輔兵,將輔兵轉正為戰兵,一度是在半年之內就擴充四個軍團。

目前帝國不但保持著二十個軍團,連帶二線部隊和郡縣兵,合起來的規模絕對超過三百萬。眼見草原戰爭……至少是攻下峻稷山和打到狼居胥山之後,帝國將不會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那麼進行裁軍肯定是必然的事情。

裁軍會留下相當多的後遺症,計劃中的將部分人員轉為維持地方治安的公安隻能消化其中五十萬。實際上這五十萬公安是頂替掉原本的郡縣兵編製,不再作為一支軍隊而存在,他們的指揮權將由軍方轉交到地方官係統,另一層的用意也是讓文官係統擁有一支暴力隊伍,這樣無非就是出於一種脆弱的平衡考慮。

那麼保持二十個國防軍就是維持一百萬編製的士兵,禁軍最少也容納了二十萬士兵,轉為公安的又去掉了五十萬人,等於是還有至少一百三十萬的人會退役複員。

軍人是一種很奇怪的職業,特別是戰爭年代下的軍人,會有一部分的士兵已經習慣刀頭舔血,不再適應於和平的生活,他們過去是帝國利刃、為國羽翼,等待退役之後卻是極可能成為社會上的隱患,那麼怎麼辦呢?

傭兵團合法化有一部分正是出於有些士兵無法適應和平生活而考慮,更多的是呂哲在為以後國家無法主動發起侵略戰爭,做的一項民間執行掠奪而埋下伏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