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信心的底蘊(3 / 3)

在使節團的營盤內,陳餘站上了十來米高的箭塔,他手指那支已經發動衝鋒的騎兵,對旁邊的劉邦說道:“我就說吧,韓信的膽子比老虎膽子大,竟然派出三百騎兵對著近萬敵軍衝鋒。”

沒錯,胡人出營的人數絕對有上萬人,其中有步兵也有騎兵,大概是一半一半的數量,三百帝國這邊的騎兵形成三叉戟的陣型是對準了正麵的一隊步兵。

移動起來的騎兵速度很快,韓信命令騎兵動起來的時候,胡人也不是傻乎乎地待在原地,胡人騎兵跟著移動起來,隻有步兵是待在原地,這些步兵現在麵對的就是那三百形成三叉戟陣型衝鋒而來的帝國騎兵。

“豎盾?哪來的盾啊!趕緊命令槍兵豎立槍牆,弓箭手們列隊準備放箭!”

胡人本就不是來自一個勢力,他們的服色的裝備並不統一,最為主要的是他們哪怕是同一個國家的軍隊,以西域的生產力而言,似乎隻有少數的國家才有足夠的財力武裝出一支具裝步兵。

具裝是啥?從上古先秦一直到唐宋期間,“具”一直都是泛指甲胄,到了忽必烈統治下的遠東,因為一些讀音上的差別,也有中亞阿~拉~伯文化大肆充斥元朝廷的因素,“具裝”這個稱呼才退出華夏大地的舞台,被“盔甲”或是“鎧甲”所取代。

在西域少有金屬具裝,一般能夠有一套皮甲就已經算是富有,所以一眼看去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隻有少數擁有皮甲,那些首領人物才會有一套金屬具裝。

西域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這裏是東西(泛指中亞)方交彙處,之前華夏文明沒有傳播這麼遠,倒是因為波斯王朝的強勢,西域先是被波斯文化所影響,能夠看到很多地方有波斯文化的痕跡。後麵,希臘強勢崛起,希臘文化取代了波斯文化,從亞曆山大大帝東征開始,希臘文化不但成為了中亞的主流,連帶西域這個地方也開始遍布希臘文化特色。

若是注意看出營的胡人,相當多的士兵是穿著一種裙式的衣服,他們赤著腳露出毛絨絨的小腿,裙擺有些是到腳踝處,有些人的裙擺則是到了膝蓋處,基本都是沒有再穿一條褲子。

不穿褲子其實不完全是希臘人才有的習慣,波斯文化中也是套著長袍不再穿上褲子,那是與他們的生活所在地氣候有關。

輕步兵麵對騎兵衝鋒的時候,心裏的陰影麵積是隨著戰馬踩動四蹄的轟隆做響聲越來越近而變大。形成三叉戟陣型的帝國騎兵抵近到四百米距離的時候,有些胡人是轉身向著營寨跑去,有些胡人則是試圖組織起防禦,不一致的舉動自然是造成了混亂。

步兵隊伍混亂,已經遊弋起來的胡人騎兵中,有兩支騎兵改變了自己遊動的軌跡,他們看似隱蔽地斜插到了己方步兵的一側。

“讓他們衝上去,隻要他們衝撞步兵,那麼就會被拖慢速度。那個時候我們可以攔腰切進去,稍微拖一下時間,能夠利用人數優勢消滅這支三百人的敵軍,他們身上的甲胄會變成我們的。”

刀疤臉沒有去想想那些負責阻緩帝國騎兵的步兵會有什麼感受,他可以肯定來自劫國地界的同行也不會在乎。

“那兩支土著騎兵不愧是馬賊啊。”餘樊君抬手指了指,說道:“我還發現他們之中基本已經有了馬鐙。”

帝國最先裝備馬鐙,馬鐙又不是什麼技術含量的東西,以前沒人製造出來純粹就是沒有想到。匈奴等胡人從帝國這邊察覺到馬鐙的好處,他們又將馬鐙帶到西域,沒有出錯的話肯定也會傳往中亞,甚至是會傳到歐羅馬。

“他們還在玩刀子的時候,我們已經在用勁弩;他們還沒有學會怎麼製作勁弩,我們已經在使用燧發槍和火炮。”韓信難得露出開懷的笑容:“我們不止是軍械上的領先。我們的領先還在於對軍械的利用。”

餘樊君笑而不語,他聽懂了韓信的意思,不就是戰略戰術之類的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