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遺留產物(2 / 3)

秦國曾經拿過這件事情說事,但是當呂哲成為帝國皇帝……或者應該說呂哲的崛起之勢已經無法阻擋,秦國自行消除了呂哲出身的影響,反而極為肯定地傳播呂哲確認是出身隴西郡。

柘縣周邊的兵堡不少,但是兵堡最多的地方絕不在陳郡,南郡才是一個遍地兵堡的地方。

當初呂哲勢力還小的時候,對外采取的隻能是守勢。既然是守勢,呂哲又有著天下第一建城大師的稱號,怎麼可能不盡可能地在必需的地方建設防禦設施?

事實上南郡周邊建立起來的軍事設施用到的並不多,但是隻要是被用到的軍事設施無不發揮出它們存在的價值。也許啊,當時要是呂哲沒有建立起幾道能夠被稱為變態的防禦線,那時候他這個小勢力早就該被秦軍給抹平了?

呂哲建立的兵堡隻有在險要的區域才是水泥結構,其餘更多的是采取當代的夯土結構。魏國在柘縣北線建立兵堡,他們可沒有辦法搞出水泥,隻能是采取最傳統的辦法。

有一點是共通的道理,不管是水泥還是夯土結構,出於防禦需要建設的建築絕對寬大不到哪去。考慮到駐軍取水的需要,更多的時候是會選擇在取水容易的區域。

還沒有到柘縣城內,恰好是路過一處已經改為倉庫的兵堡,呂哲也就選擇停下來看看。

魏國建立的兵堡款式是模仿於南郡,但也隻是在外觀上相同,內在卻是春秋戰國以來甕城的布局。

每一個兵堡都不會隻是地表上麵的空間,裏麵會有著挖空的地下結構,而任何的地表下結構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效應,那就是潮濕。

呂哲進入被改造的兵堡,第一眼看到的是室內甬道已經被拆除的結構,除了必要的支撐柱之外,任何牆壁都被拆了個幹幹淨淨,擺放的是一些用麻袋裝好沒有去殼的稻米。

稻米其實並不是華夏苗裔的主要食物,小麥以及各種小米才是華夏的主要食物,此前稻米隻有在百越和更加遙遠的嶺南區域才被土著接受。

目前,帝國在南方開辟了眾多的產糧地,稻米已經超越小麥和各種小米成為主要的糧食,整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因為各地主要是依賴南方運糧也在悄悄地發生改變。

呂哲解下佩劍捅了一個麻袋,伸手接住露出來的稻米,發現稻米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濕潤,聞了聞也沒有發現有黴味。

蔡陽看到皇帝的舉動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說道:“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將倉庫的稻米搬出去日曬,保養得相當良好。”

呂哲沒有說話,他點了點頭繼續朝裏麵走。

被改造了的兵堡前端地段都是裝著稻米的麻袋,到了後麵則是成了成捆的布匹,從這種情況來看,陳郡……至少是柘縣的經濟恢複顯得不錯。

是了,這麼個年頭國家的賦稅可有點複雜,官府接受錢幣,也會接受糧食和布匹,因此布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硬通貨之一。現實的情況是,早在帝國建立之前,各個諸侯國收取賦稅,某些時候還會專門要求要有多少什麼顏色的布匹,這種習慣現今還在執行。

呂哲將要邁步走下台階進入地下室之前,問蔡陽:“賦稅情況上,帝國發行的貨幣占了多少比例?”

蔡陽立刻答道:“占了六成。”

陳郡的民眾繳納賦稅占了六成?呂哲笑了笑點點頭。

蔡陽看到皇帝又是笑又是點頭,心裏的看快樂立刻呈現在臉上。皇帝滿意,那說明蔡陽這個郡守當得相當不錯。

出巡隊伍已經在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溜達了一圈,每到一地呂哲都會詢問類似的問題,帝國是有製式的貨幣,可是並非在每一個地方都流通甚廣,甚至是在有些地方都還在使用秦製的半兩錢。

陳郡的賦稅上貨幣有六成,可以算得上是比較高的比例了,在一些偏遠地方大多是以土特產來充當賦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