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遭受打擊下的月氏人實力被削弱,先後退出了從匈奴、呼揭等幾個草原部族侵占而來的草原,後麵又被秦軍光複了陰山以南的疆域,月氏人出於避其鋒芒的考慮開始向西邊逐漸遷徙。
大概是在秦國一統天下之前的一段時間,頭曼率領下的匈奴聯合呼揭、丁零將月氏人驅逐往西至少二千裏,該階段的月氏人也分裂成為大月氏和小月氏。
大月氏是率眾繼續向西遷徙的一批人,另外一批人留在西域區域不斷向匈奴尋仇的月氏人是被稱呼為小月氏。既然是小月氏,那麼從某些方麵來講這批人數量並不會太多,他們在西域重新找到了牧場,部分小月氏人也投靠了在西域相對強大的烏孫,成為了烏孫麾下的第一仆從部落。
“烏孫會與匈奴、呼揭、丁零交惡很大一部分正是因為那批小月氏人。烏孫不顧匈奴等勢力的警告收留逃亡的小月氏,不過這並不是烏孫與眾多勢力交惡的主因,主要還是因為烏孫擋住了匈奴等勢力向西域進軍,幾方小規模的交戰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是大戰則是沒有爆發。”
其後的事情呂哲就是“親曆者”了,到了這個階段正是他“來到”上古先秦時代的那一段歲月,要不是突然被轉調南下,他也應該是作為長城軍團的一員開拔北上,然後在那一場出擊河套的戰事中揮灑汗水或是鮮血。
燕彼見到呂哲在沉思也就緩緩退開,然後從後殿離去。
在這個曆史版本中秦軍當然沒有“北擊匈奴”的曆史事件,準備到一半的時候南方就爆發民亂,整個帝國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支離破碎,呂哲也是在這一階段完成了崛起。
曆史出現了太多的改變,很多事情變得麵目全非,一個嶄新的帝國屹立而起,華夏之外似乎也是受到影響在不斷發生改變,並且隨著呂哲對外插手越多改變也就越大,像是本來應該發生在匈奴那裏的“子弑父”戲碼隨著頭曼正在被押解前來南陵注定不會再發生,烏孫也應該是到西漢時期才會與華夏有接觸因為曆史發生改變被提前了,而帕提亞、巴克特裏亞……等等那些中亞的國家更是提前至少千年與華夏有了接觸。
“王上,王上?”
一陣輕聲呼喚讓呂哲從深思中回過神來,抬頭往下看去,透過冕冠上的珠簾看到的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那些中亞各國的使臣已經並排站在下方。
“剛才那些使臣一致請求能夠進入帝國腹地進行購買,您長久沒有回複,他們才站到一塊。”
近侍話音剛落,班列中走出一個人。
出了班列的是景駒,他行禮道:“列國使節的提議有待協商。”
春秋戰國時期,行走於諸侯各國進行行商的商隊,動輒就是數千上萬人的規模,動用的武裝護衛甚至比一些小國全國所擁有的武裝力量規模還大,因此巨賈也才會一再被列國所打壓。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允許陌生人長驅直入,特別是現在的商旅規模一般都不小,特別是長途進行走商的商隊規模尤其大。那是因為什麼?是因為長途行商沒人會隻少少地攜帶一些貨物,貨物越多承載的車輛必然多,多了安全考慮隨行的武裝護衛也就少不到哪去。
鴻儒館是接待中亞各國使節團的部門,他們也負責接待來自中亞的那些商旅,有針對過人員進行統計。他們統計的結果是,商旅攜帶的武裝護衛從人員數量上要多於使節團的隨行護衛。他們還專門進行過調查,多方麵的情報都顯示,想要從中亞區域安全來到帝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路途上的風險也必然會增加隨行的武裝人員。
一旦是武裝人員達到數千上萬乃至於是好幾萬,那與軍隊已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國家尚且不樂意陌生的少部分人進入國境,又怎麼可能會允許數量更多的武裝人員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