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擁有底蘊的民族,哪怕是她在表現得傲慢的時候,傳承文化中的底蘊也會使那種傲慢充滿了別樣的韻味。
此時此刻,韓信就微微地昂起頭看著來自烏孫的使者隊伍,毫不掩飾自己身為強者該有的自覺,然後臉上還帶著自信的微笑,騎跨在戰馬背上的腰杆也顯得直挺。
“我來自天河那片土地,名字叫做舍阿,帶著我王真誠的問候而來。”
烏孫人口中的天河其實是現代的伊犁河,目前的烏孫眾部落是棲息在巴爾喀什湖東南區域,他們現在還是以部落聯盟形式存在,一直是到大約西漢時期才建國,因此烏孫使者所謂的“我王”應該是酋長。
不同種族的交流總是需要至少一名翻譯,烏孫人自己帶了翻譯,那是一個懂得秦腔的月氏人。
“我來自帝國第五騎兵軍團,姓韓名信,奉命前來接待。”
華夏族群不是所有人都是有“氏”,很多時候有個“姓”其實已經比較特殊,更多的人連個“姓”都沒有,隻有名。
烏孫人從人種上來區分是屬於白種人,不過他們與歐羅巴的白種人也有著很明顯的區分。頭發大多為黑色,有部分的婦女頭發會呈現為紅色,眼瞳大多是為歇色,鼻梁也不是屬於寒冷地帶的筆挺,鼻孔是圓狀。
其實歐羅巴的白種人也分為好幾種,例如希臘人就是頭發普遍為金黃色,眼瞳是一種碧色,鼻梁也並不高挺;羅馬人則是頭發為黑色,眼瞳也是呈現黑色,皮膚也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白,更趨於黃皮膚;歐洲次大陸和北歐那邊的白種人,皮膚有一種粉色,更多是一種慘白的白皮膚,眼瞳、頭發、五官上也有明顯的區別。
韓信注意觀察了一下前來的烏孫使者隊伍,他發現認真分辨的話,也不是所有烏孫人的五官特征都一樣,像是月氏人就是一群皮膚雖然是白色但五官特征與華夏沒有多少區別的人種,一些人更是皮膚呈現麥色但是五官比較獨特的人種。
“尊敬的漢軍軍官,”舍阿怎麼能看不出韓信在進行觀察呢?他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親自介紹又經過翻譯進行翻譯:“正如您所看見的,我們的隊伍中有來自月氏、有來自高加索、有來自遙遠的地中海。我們的本體族群是像我這樣的人,月氏人則是我們族群中身份僅次於本族人的階級,其他人則是我們的奴仆附庸族。”
漢軍刺探到的情報中,烏孫人確確實實是接納了不少月氏人,烏孫騎兵也與更加西邊的一些勢力有過交戰。而似乎烏孫人還吞並了不少從西向東遷移的族群?
月氏人是被匈奴擊敗了,向西遷移的那批人在華夏曆史中被稱呼為大月氏,月氏之中也有沒有向西遷移的族人,這一部分在華夏曆史的記載中被稱呼為小月氏,但是華夏曆史並沒有過多地記載月氏,隻是簡約地記錄大月氏西遷小月氏留下來抵抗。
很顯然,依附於烏孫的那幫月氏人就是“傳說中”的小月氏人,他們似乎也在烏孫這個部落聯盟中獲取了不錯的待遇?
目前的烏孫部落聯盟酋長是一個叫勃西靡的人,“靡”是烏孫王族的姓氏。他派遣使者隊伍前去接觸漢軍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烏孫的騎兵與漢軍騎兵有過一場莫名其妙的交戰,結局是千多烏孫騎兵隻逃出八人,漢軍那邊卻僅是損失不到百人。
族群與族群的接觸從來都是以暴力作為開端,很多時候暴力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弱小的那一方先行服軟,期望能夠非暴力的方式展開接觸。
勃西靡在得知自己的一千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在一支從來沒有碰見過的軍隊手中時,他是感到震驚和疑惑的。
在烏孫已知的世界裏,沒有一支軍隊是身穿紅色戰袍,身披黑色甲胄,又擁有強悍的戰鬥力,且聽幸存者的描述那支軍隊所擁有的器械也十分的多和精良。
烏孫騎兵和漢軍的第一次接觸說明了很多東西,特別是一千烏孫騎兵對上二百五十名漢軍被打得差不多全軍覆沒,勃西靡除了震驚之外就是感到畏懼。他認為沒有人會跟一幫陌生人一見麵就成為不死不休的敵人,更加認為烏孫不應該有那樣的敵人,所以他做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那就是派出使節隊伍前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