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十年(2 / 3)

“此些蠻夷,不掉腦袋不醒悟。”李壇是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麼情緒波動,他在西域親手幹掉的國王什麼的就有三個,小國之主早就殺膩歪了,還沒殺一個大國將軍有爽感:“隻殺一人,卻是有些浪費。”

在之前,李壇已經揮軍讓一部分漢軍進入王宮,會不會造成什麼流血之類的無所謂,要控製就將一個國家的“大腦”控製得嚴密。

沒有劫掠的軍令,漢軍卻是不能搶劫,那就是李壇為什麼會說浪費的原因。

“這個小國……很窮。”馬斌是親眼所見:“所謂國庫,幾箱金幣與珠寶,除此便是兵器和甲胄。”

李壇撇了撇嘴,臉上出現了不爽的表情。

並不是身為漢帝國中郎將的李壇有多麼貪婪,是漢軍出動講究的就是一個支出和收益,完全沒有收益隻有支出的軍事行動都算是虧本,近些年漢軍是早不打虧本的戰爭,便是沒油也要刮地三尺弄出一些油水出來。

軍隊的收益並不是自個兒完全吞了,是士卒得到自己收益的四成,六成在交給軍隊。軍隊是能留下那些收益的其中一成,剩下的五成全部上繳國庫。

某些方麵來講,漢帝國的名聲那麼壞,軍方絕對是要背其中十之六七的鍋!

不過嘛,天子不在乎國家名聲,要的是實惠。

軍隊得到了實惠,對外開拓是帶著滿滿的熱情,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

軍方是由人組成,那些將士基本都是有親人,寄回去的財物又被親人得到,親人再去進行消費。

這樣一來不但是軍屬獲利,其實軍屬的消費也是刺激各地經濟,經濟被刺激了就吸引人們去投入生產,有了交易國家就能收稅。

貴重金屬有那麼一套循環,可以說得到好處的絕對不是那麼一兩個群體,有好處誰會抱怨,是沒得到好處才會嘰嘰歪歪。

要是軍隊繳獲了馬、牛、羊等等的牧畜,其實也是在降低漢帝國牧畜的價格,同時是讓吃肉不再變得那麼奢侈。

像是西漢時期河套之戰與河西之戰後,關中幾乎是全體人都收益,類似的事情是不斷發生在漢帝國身上,知道對外戰爭有紅利,要麼是利益受損,要麼就是腦子壞了,要不反對戰爭幹什麼?

地點,隆疾坡。

謝安是在白沙瓦那邊出現結果之後的第三天就接到了戰報。

殺死一個國主?謝安隻是掃了一眼,對此沒有任何的想法,反正殺就殺了,彙報裏麵還提起了盧赫馬魯.寄多的一些作為,那邊的人沒殺相反是一種失職。

疾隆坡這邊的營地是在被收拾的狀態,並且看上去駐軍的數量並不是太多的樣子。

從本土開拔而來的後續部隊,已經有兩個常備軍歸建到了西征幕府麾下,同時是帶來了四萬郡縣兵和近小十萬的西域人仆從軍。

疾隆坡的北麵,也就是鬥阿統率的那一支偏師,他們是在差不多的時間與羽林軍有出戰說的舉動,殺入西高車之後卻是撲了個空。

漢軍當然知道西高車正在進行舉國遷徙的事情,隻是之前西高車的主力還留在國內,並且是選擇在沙漠邊上駐紮,一副等漢軍來戰的模樣。

鬥阿這一部分的漢軍沒立即撲上去,是一來需要經過沙漠,再則是還沒有準備就緒,一旦殺上去哪怕勝利也會損失慘重。

西高車主力的撤離依然沒有逃過漢軍斥候的眼睛,鬥阿之所以追上去,無外乎就是一種奪地的行為。

鬥阿沿途並沒有留下什麼駐守部隊,是進入西高車境內之後一直向西,做出的姿態是追擊西高車的主力部隊,能追上自然是一場大戰,不能追上就視作一次針對薩珊的過境迂回,配合幕府主力在接下來從另外一個方向入侵薩珊。

同時,出戰的羽林軍是已經與薩珊的主力進入交戰狀態,就是羽林軍的數量僅是薩珊主力的四分之一,薩珊主力的營盤構建也不是白沙瓦那樣,短時間內沒有突破的可能性,是進入到僵持階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