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2 / 3)

趙長其實聽茫然,他所知道的匈尼特是前一段時間還在不斷退縮,著實沒明白格倫巴底斯是發了什麼瘋才集結大軍來主動犯境。

格倫巴底斯是匈尼特當前的王,匈奴裔以及相關遊牧民族是稱呼為單於,阿蘭裔以及那些農耕為主的族裔是稱呼為國王。

匈尼特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東部以遊牧部落占了多數,西部則是農耕區域占了多數,他們其實是沒有多麼嚴謹的製度,平時是各管各事。

每一年要進入冬季的時候,一些夠份量的首領會被格倫巴底斯召喚到鹹海東南部的平原,算是一次相對正經的“大朝會”,不過卻是格倫巴底斯為了向各首領分出稅收份額,其次的目的才是商討一些大小事。

“已經發現的就有八萬步騎,還有不知道數量的敵軍?”李匡覺得這樣很不對勁:“上一次我們殲滅了七八萬的匈尼特軍隊,死於戰火的匈尼特人不會低於三十萬。他們還能糾集起八萬步騎,甚至更多?”

趙長同樣覺得不對勁。

按照安西都護府對匈尼特的情報,匈尼特就是一個人口大約一百二三十萬的國家,之前已經沒了那麼多的青壯年,差不多是整個國家消失了十之二三的青壯年,短短不到一年之內又至少征召了八萬甚至更多?

“格倫巴底斯這樣幹,就算是他們能小勝一場,又怎麼樣?”李匡按照自己的理解說道:“對於匈尼特這樣的國家,青壯死個三四成,還能存在下去?”

別說是匈尼特了,換成任何一個國家的青壯死個十之三四,基本上不被外部滅亡,國內也該變得亂糟糟,注定是要亡國的。

“格倫巴底斯是個能人啊!”趙長唏噓地說:“至少他能做到這一步。”

換作一個沒有執行力的君王,麵對上一次的慘敗都要坐不穩王位,甚至是被踹下王位拉去砍頭,格倫巴底斯卻還依然是匈尼特的統治者。

這裏要提到一個時間差,國內暴動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安西都護府,李匡和趙長研究了半天,是不會想到匈尼特不是發瘋了,是有了羅馬、薩珊等等一些國家的支持和“補血”。

行軍在匈尼特境內的軍隊,已經被漢軍發現的就有八萬步騎。這一支八萬人規模的步騎並不全是匈尼特的軍隊,事實上有相當數量是來自各個盟國。

李匡要是知道以羅馬和薩珊為首的各國組成了反漢軸心,那麼對匈尼特為什麼不到一年就反撲,還能組建至少八萬步騎,甚至能夠維持軍需後勤,等等的困惑就會得到答案。

要是以時間點來算,目前的時間節點是舞陽縣發生奴隸暴動之後的第四天。

要是以反漢聯盟的規劃步驟,組建聯軍的行動要比挑動漢帝國國內的奴隸進行暴動早一些,也就是那些奴隸還沒有暴動之前,其實各國已經在秘密調動部隊。

波斯人作為牽頭,與羅馬人接洽之後一拍即合,兩國在達成協議之後並沒有進行太大的動作,是先規劃生產方向。

不少漢人現在是走出了國門,可要說去了某個國家,短時間之內真的很難建立起什麼高效的情報係統。

要是薩珊和羅馬的動作太大,漢人特別注意之下多少是會察覺到一些端倪,問題是波斯人和羅馬人都不傻,他們就算是要有什麼大一些的動作,也是選擇偏僻一些的地方進行,才不會在漢人的眼皮子底下去幹。

等待漢人有發現薩珊和羅馬的異動,就算是想要將消息傳遞回去也需要時間。

從薩珊將情報傳回漢帝國,走海路需要至少兩個月,陸路則會是需要至少一年以上。

羅馬的話,陸路需要多少時間壓根就沒人知道,那是因為根本沒人從陸路往來過。

從海上路線的話,想要將消息從羅馬傳回國內,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一年又兩三個月,至於是一年兩個月還是一年三個月,看的是航線上的氣候狀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