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錢太多!(2 / 3)

中南半島是漢人踏出漢家舊土之後的第一個樂園,先入場的是軍隊,後麵軍隊則是成了定海神針。

所謂的定海神針就是從不輕動,要不然哪能被稱呼為定海神針,就便宜了一些膽大之輩。

軍隊掠奪是充公再行分配的模式,私人則是需要上稅。

軍隊的分配模式基本上是六成充公,某位士兵掠奪了多少可以分到四成,沒有娶妻的士兵按功勞多寡來分配優質的異族女,著實沒有功勞則是可以用遠少於民間的價格在軍隊進行購買。

私人的掠奪隊,他們的上稅方式相對複雜,奢侈品入境是要上交多達八成的稅,非奢侈品則是三成稅,同時糧食類的物品則不被收稅。

其實奢侈品的稅高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它們本身就能賣出大價錢,買家也會是有錢人,一件普通物品能賣一百五銖錢,一件奢侈品卻能賣出數萬乃至於是數十萬的五銖錢,哪怕是被收了八成稅,賣家依然能夠得到遠比普通物品更多的五銖錢。

官方會在奢侈品上麵定下高稅額,其實也是遏止和打擊奢侈品交易。

中南半島的文明程度並不高,漢人在那邊掠奪的時候,大多數的時間其實是搶不到什麼太值錢的東西,能獲得奢侈品要麼是走了狗屎運剛好搶了一個用翡翠原石或是其它什麼原石蓋屋子的土著,要麼是那個土著村子旁邊剛好能淘金,要不真不可能搶到什麼奢侈品。

前期軍隊和私人掠奪隊還能有不錯的物資收獲,後麵基本上就是搶光了,眼睛就盯在了土著人口方麵。

有相關的數據表明,漢人衝進中南半島之後,短暫的數年間創造的經濟收益超過百萬萬五銖錢,那是建立在發現多處翡翠礦、金礦和諸多名貴木材的前提下。

可以說隻要是去了中南半島的漢人就沒有一個窮著回國,不但去的人都發財了,國家也是吃的不斷打飽嗝。

經濟收益隻是其一,掠奪了大量的人口其實更被國家所看重。

從中南半島抓捕到的勞動力緩解了國內的勞力缺失是一說,相對重要的是解決了起碼三十萬單身漢的婚姻問題。

交稅是一定要交,沒有背後國家的強大,就輪不到他們能夠肆無忌憚地去搶。

私人千萬別說自己的勞動成果為什麼要分出利潤那種話,局麵是國家的軍隊打開,也是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背後撐腰。

要是國家不強大,去搶了他國,信不信被搶的國家去申告,自己國家會派人捉拿給出一個交代?

有了中南半島的例子,才是後麵一再對外開啟戰事沒有遭到多大反對聲浪的原因。

後麵對西域就是另外一種模式,國家出麵進行組織,正規軍隊為輔助,由民間力量作為主力。

“西域的例子挺好的。”徐正主軍務,能夠看到相當多的數據:“國帑的耗費僅是在進行必要的武裝以及服裝統一、前期的輜重,出資僅是一千五百萬(五銖錢)。”

要是派出軍隊,五萬部隊的一應準備不會僅是一千五百萬五銖錢,至少也要八千萬五銖錢,甚至更多。

八千萬五銖錢還隻會是首批支出,後續還會有多筆的耗費,視戰爭進程以及順利與否,打完西域之戰耗費個數億五銖錢也不會是太奇怪的事情。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漢孝武皇帝三次遠征西域,第一次省了一些隻耗費八千萬五銖錢,第二次卻是增加到了兩億五銖錢,第三次則是超過三億五銖錢。而屢次的出兵,最多不會超過兩萬(不算自帶幹糧的民壯)。

漢家開啟國戰從來是要看收益,哪怕是西漢打匈奴是為了報仇也注意到了出支和收獲,說漢武帝是一個窮兵黷武的人,怎麼不看一看當時有多少人踴躍地自帶幹糧跟隨軍隊出征,怎麼不去調查漢匈開打之後國內肉類價格的下降。

“能夠看到的數據……”紀昌不是要為軍方站台,很公允地說:“雖然不比攻打中南半島收獲大,卻也有三十四萬萬(五銖錢)的收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