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征服的藝術(1 / 3)

羅馬也有過暴兵的時候,兵力最多的時期是在亞曆山大.塞維魯當政時期,正確的兵力有多少很難從曆史記載中尋找到準確答案,一般是認為在亞曆山大.塞維魯的堅持下,當時羅馬的總兵力不會低於三十八萬。

才三十八萬?那是不懂羅馬的兵力計算方式,首先得是羅馬公民才能成為一名野戰兵,也就是所謂羅馬軍團的一員,其餘駐紮各處……如邊疆要塞或國內城鎮的武裝人員不被算作軍隊士兵。

要是懂得羅馬軍團的構成,會知道三十八萬士兵這個數字是多麼的可怕,那是三十八萬名自帶甲胄和武器參軍入伍的精壯男子。他們平時幾乎是什麼都不幹隻學習殺人技術,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士兵。

諸夏春秋時期的武士也是職業士兵,他們有奴隸來代替勞作,隻需要專心學習怎麼殺人就夠了。不過,春秋時期的武士加起來絕不會太多,春秋時期小國隻有一兩千軍隊,中等國家近萬,大國最多三五萬,得是非武士也能參軍入伍才動輒數十萬大軍。

亞曆山大.塞維魯暴兵同一時期下的世界各國,當時的諸夏正是東漢末年諸侯亂戰時期,別看各個諸侯動不動就數萬數十萬兵力,可是士兵來源一般是臨時征召的各職業者(以農夫居多),要麼就是正常渠道入伍的徭役兵,說起來就沒有多少職業兵,哪怕是後期曹魏最為精銳的虎豹騎說白了也是非職業士兵組成的軍隊。

職業兵與用各種方式拉來入伍的兵源有著根本上的差別。

首先是職業兵學習的就是殺人的手段,職業兵對於軍旅生活也不會感到陌生,職業兵構成的軍隊很難出現稍有挫折就一哄而散的情況。

來源混雜的非職業兵,他們平時什麼都會學就是沒學殺人手段,意誌方麵也絕對不如職業兵,順風仗會打得很痛快,問題是情況一不對就極容易潰散。

職業兵打來源混雜的部隊,是個什麼樣的狀況,縱觀羅馬對帕提亞帝國的戰爭曆史就顯現出了明顯的差距。

羅馬與帕提亞帝國的戰爭打了數百年,雙方之間互有勝負,但關鍵是羅馬一直都是處於兵力遠遠少於帕提亞帝國數倍……乃至於是數十倍的差距之下。就算是羅馬的兵力上遠遠少於帕提亞帝國,羅馬依然是勝多敗少。亞曆山大.塞維魯發狠暴兵懟上去,一次就將帕提亞帝國給懟了個半身不遂。

羅馬人有自己計算軍隊的方式,剛才弗拉維斯就問出了關鍵地方。

“十三個軍,每一個軍擁有一萬五千名士兵,攏共十九萬五千名職業士兵。”尤利安對這個還是相當了解的,補充了一句:“其餘的軍隊,按照賽裏斯人的說法,是屬於徭役兵……或郡縣兵?”

弗拉維斯那一刻有點放鬆了,呼出一口胸中的渾氣:“這樣講的話,我們的職業兵的數量並不比賽裏斯少。”

“出使羅馬的賽裏斯士兵,他們的來源就是從十三個軍抽調。”尤利安很不想打擊弗拉維斯,卻是說道:“我的軍團,加盧斯的軍團和君士坦丁堡的駐軍,麵對他們的時候……”

弗拉維斯腦海裏出現了“不堪一擊”這個詞彙,那是漢人剛到君士坦丁堡就呈現的事實。

盡管當時的羅馬士兵是在迷迷糊糊狀態開打,不過真的表現出職業士兵該有的素質,很不幸的是他們遇到了甲騎具裝為主要衝鋒力量的漢軍,極力地抵抗了一下下就被碾平了。

車輛前進的道路兩旁,漢軍士兵拉成人牆隔離圍觀的群眾。這些士兵並不是身穿重甲的姿態,由於阿三大陸常年處於高溫氣候裏麵穿著短袖衫和短褲,外麵套著一種看上去輕便的甲胄,是主要為皮革組織要害位置有鐵板的款式,武器以長槍居多,少數軍官是佩劍。

圍觀的群眾絕大多數是當地的阿三,也能看到漢人的身影,甚至有來自薩珊的波斯人和其餘各國的塞種人、粟人、吉普賽人……等等的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