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細思極恐(2 / 3)

香料首次出現在諸夏是在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回國之後,不但拿出了收集而來的各種蔬菜種子,其中就包括幾種香料。那些香料並不是西域本地的特產,實際上西域人之所以會有香料就是得自巴克特裏亞—希臘王國(第一代大夏),而巴克特裏亞—希臘的香料是來自於阿三的貿易。

笈多王朝將香料的價格定得奇高無比,是作為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在賣,一斤香料起碼是賣出十斤黃金的價格。

印度大陸是有本土的香料品種,例如調製咖喱必不可缺的薑黃,絕大多數的香料則是移植自南洋各群島。

羅馬人和波斯人能從笈多王朝那裏購買到香料,以能夠出使的身份地位來講,不是說尤利安等人之前沒有吃過香料,關鍵的問題是在於漢人在烹飪上的手法對香料運用得當,能調製出更可口的食物。

諸夏“大吃貨帝國”真正建立的時間是在兩宋,炒菜這個手法也是出於兩宋。這裏麵有相當多的原因,除了兩宋的社會分為趨於喜歡醉生夢死之外,還是冶煉技術和製作工藝的發展,鐵鍋開始大範圍的應用,尤其是首次出現了平底鍋。

有尤利安來解開謎底,羅馬人自以為掌握了遠洋航行的秘密,要不是人還在漢人的船上,真的是想盡情歡呼再高歌上那麼無數曲。他們極力地忍耐和掩飾,開始會用充滿優越感的眼神看同船的波斯人,搞得波斯人既是迷惑也是暗自憤怒。

“現在我們缺的是窺探到遠洋船隻的製造方法。”弗拉維斯已經不止一次想要搞清楚漢人的船隻構造,他不是沒到處閑逛,可一直都瞧不出什麼端倪:“唯一一次下到底倉,賽裏斯人隔離木板太過嚴密,看不出什麼。”

弗拉維斯所在的瓦倫提尼安努斯家族,上上下下的成員還沒有對君士坦丁家族生出“吾可取而代之”的想法,滿心思都是發財、發財、發財……

瓦倫提尼安努斯家族的造船產業占據羅馬(包括勢力範圍)內的十之三四船隻販售(租賃)份額,導致的是有了滔天的財富。

不過,瓦倫提尼安努斯家族的底蘊還是差了一些,大部分的錢是用在打通關係和拉攏盟友上麵,不敢太過樹大招風的前提下,明明羅馬貴族隻要有錢就能盡情武裝私軍或是收買正規的羅馬軍團,他們也僅是建立了兩個私人的軍團,明裏收買了兩名軍團長,私下收買多少軍團長就屬於族長之外都不清楚的秘密了。

“我已經一再試探,賽裏斯人並沒有拒絕販售船隻。”弗拉維斯說著卻是苦笑:“隻是太貴了,也不少量販賣。”

買了過來拆分,就算是現在沒有“逆推法”的相關論調,可是將一個東西拆了去試圖搞清楚構造,類似的做法是自古有之。

山寨什麼的是一種美德,尤其是沒有相關監督機構和律法的時候,就看有沒有那個本事去山寨。

漢國願意賣給羅馬人遠航船隻,是非常清楚現如今的技術造物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技術封鎖,也絕不會天真的認為造出一件物品就達到究極科技。

再則,任何造物其實都需要獲得利潤,用那些利潤去進行更深層的研究,耗費龐大資金卻是沒有收獲,或是收獲沒有達到預期,但凡是懂經營學的人都知道遲早是要把自己耗死。

“最便宜的類型也至少需要八千金幣,每次進購的船隻,同一類型不能少於二十艘。”弗拉維斯一邊講述一邊忍不住抽搐著臉頰:“上一次出使賽裏斯的船隊,最貴的也隻是三千金幣。”

“但那些船隻從埃及出發,中途不斷停靠維修,最遠也隻撐到抵達賽裏斯的平蠻校尉部。”海倫娜在說平蠻校尉部的時候是讀漢語發音,哪怕是幾個月來很努力學漢語了,讀起來依然拗口且有著很重的口音:“我們從君士坦丁堡乘坐賽裏斯的船隻已經快要抵達信度,親眼看到了賽裏斯人的船隻可靠性,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