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不缺二世而亡的政權,那基本都是第一代人的教育失敗所導致,也就出現一個至關重要的論點,任何一個新生王朝最危險的就在第二代,那不但是二代們之中有各種腦殘和野心家,還因為第一代人並沒有死絕。如果是君王死在野心勃勃又沒有發現的功勳之前,再來一次改朝換代的機率是無限高。
劉彥對於自己那些臣屬的子嗣還是相對滿意的,至少基本沒聽說哪個熊孩子幹了一些什麼齷蹉事,更多的是看到某個誰的子嗣努力拚搏再加上家族所擁有的資源,爬到了某個位置戰戰兢兢地在幹活。
有一些時候,劉彥其實也會想著是不是應該學一些“前輩”幹清理功臣的事情,稍微想一想也就作罷。一來他比絕大多數的臣工都年輕,不像劉邦當皇帝之後是垂垂老矣的狀態,擔憂自己死後那些臣子會不會有樣學樣去造反。二來嘛,他至少還沒發現自己的子嗣很愚蠢,不用過多憂慮愚蠢的子嗣會葬送掉江山。
韓信為什麼會死?是他太年輕了,比任何一個在漢帝國過程中有功勞的人都要年輕,別人都是一副半身埋進棺材的年紀,他卻是年輕力壯的年齡。要是依靠比歲數,所有功勳階層都死了,他最多也就四十來歲。
漢帝國初期三分二的疆域都是韓信打下來的,他本身又是那麼的年輕,換誰不會忌憚?誰又敢保證他永遠是情商那麼的低下,哪天要是起了改朝換代的心思,老劉家的江山是分分鍾要完的節奏。
呂後就對蕭何說過一句話“韓信不死,天下不寧”,這裏所為的不寧可不是老劉家要完,是勸蕭何參與騙殺韓信,要不然天下必然會重新爆發戰亂,到時候不但老劉家會完,還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劉彥看著大海的波濤,琢磨著自己怎麼也還能至少再活上個三四十年,再多一些活個五六十年,那些比自己年歲大至少十歲的臣工不會比自己更能熬,完全沒必要在史書上留下一個戮殺功臣的汙點。
位麵之子劉秀沒殺功臣,還給予功臣極高的待遇,那是因為他足夠年輕,一點都不擔心自己先死,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想法。
李世民一再接納降將,成功造反了自己的老子之後,同樣沒有戮殺功臣,一樣是因為他足夠年輕。他比劉秀稍微更複雜一些的是,當時的李唐還有著眾多的敵人,尤其是突厥這個大敵。另外一點是,他接納的降將大多是小門小戶出身,需要用他們去壓製那些所為的五大姓八大宗啥的。
某些程度來講,劉彥也需要拉一派去壓製一派,用北方派係來壓製南方派係,又扶持巴蜀或遼東等地派係給南北兩派造成牽製。
畢竟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對於利益永遠存在爭奪,才不會有什麼相安無事。之所以相安無事,那是因為幹不過,要是能輕易又無需忌憚什麼就一巴掌拍死,誰還樂意沒完沒了的嘰嘰歪歪。
劉彥等人從馬石津登船,原定計劃是將會在建康邊上京口登岸,後麵卻是臨時做出了改變。
出巡隊伍的人員十分龐大,需要動用的裝載船隻眾多,護航全是來自用係統建造出來的戰船,人員也是相當數量由係統出產的運輸船裝載,劉彥和幾位重臣卻是乘坐自主研發和建造的戰艦。
劉彥乘坐的這一條戰艦,它的長度達到四十二米、寬十八米,吃水深七米。
之所以會稱呼為戰艦,是它作為最新一款裝載了火炮的炮艦,由於已經有用過地盤旋轉式的床弩,艦炮是直接做成了可旋轉式的炮塔,除了裏麵用的是可伸縮的前裝炮之外,款式方麵其實與近現代的炮塔在造型上沒有多麼大的區別。
“戰艦加載了鐵板,經過試驗能夠完全抵禦冷兵器的攻擊。”王龕作為降將出身在劉彥麵前表現得極為謙卑:“我們還設計出封閉式的艙門,哪怕是進水也能關閉艙門,隻要不是破損異常嚴重,無沉沒之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