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很多的西域人那樣,西域人種大多是白皮膚係,與黃皮膚係的漢人從長相上壓根就不是一個樣子,要說親近是真的一點都親近不起來,甚至都沒有要將他們融合進入漢人大家庭的心思。
諸夏自古就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統一國家之下民族獨有一個才是王道,長久以來持之以恒的就是化胡為漢的正確事業,很清楚多民族完全就是給自己找難受,也就導致一再擴張過後眾多異族消失在曆史長河,異族不是被從肉體上消滅,其實就是被融合進入漢人這個大家庭了。
“主要是烏孫人長相太討厭了。”李匡說的是皮膚顏色上的決然不同:“大漢可以接納羌、氐和雜胡,不同之處僅是在生活習慣和理念,數代人之後並不會有什麼不同。白皮膚的烏孫人……”,後麵李匡隻剩下一連串的“嗬嗬嗬!”。
廣袤而又沒有明顯地標的草原要是沒有帶路黨真不是那麼好走,不好走不但是難以辨認路線,還體現在會不會走著走著被戈壁或沼澤擋住去路,導致不得不又繞一個大圈尋找新的道路。
這第一批進軍西域的軍民,他們並不是擠在一團行軍,隻有什麼都不懂的烏合之眾……也就是沒任何組織性的隊伍才會那麼幹。但凡是有些基礎常識的領導者,該分的前、中、後還是得分一分,那是隊伍人數眾多本身決定了的前提,要不然水源的應用首先就會出現問題。
在長途跋涉方麵,水源一直都是一個必須麵對的問題,一些時候缺糧還能尋找其它方法解決,可是缺水真就不是想解決就能得到解決,導致長途跋涉一定要先搞清楚前進路線上到底能不能得到水的補充。
他們出陽關向西走了兩百多裏,就是沿著事先探索可以得到補充水的路線,路途之中連個人影都沒碰上,誰都清楚這個就是反常。
從陽關向西原先並不是無人區,西域的一些遊動部落曾經就跑到陽關之外的二十裏之外放牧,一些屬於羌的部落也是以這一片區域作為棲息地,現如今卻是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兩百多裏聽著好像很長,可是相比整個路程也就是其中的四分之一路程,越是向前就代表離本土越遠。
“不堅決的堅清壁野嘛。”李匡還能笑得出來,是沿途水源至少還能用,就說:“他們要是有匈奴人的狠絕,就該跑屍水源製造瘟疫。”
堅清壁野不止是農耕民族會用,曾經的匈奴人在大敗潰退的情勢下也玩得相當順溜,部落完全遷徙就不說了,還會宰殺牲畜,甚至是死後族人的屍體,都會拋到水源裏麵,用這樣的方式讓深入草原的漢軍沒有水源補充不得不放棄追擊。
“西域人長期被域外勢力統治,沒有霸主種族的堅決。”荀羨不會缺少從劉彥那裏聽來的新名詞。他早就將情勢思考了一遍,對會遇上什麼情況大抵心裏有數:“他們很清楚我們是勞師遠征,交戰地點離大漢本土越遠對他們越有利。”
漢國這邊對西域也不是全然沒有情報,即時信息是西域人組成聯軍的駐營地就在蒲昌海邊上,到目前為止西域人根本就沒有挪窩的跡象,很可能就是要將那裏預定為戰場。
西域聯軍原本是有個三四萬,幾個月內卻膨脹到了小十萬的樣子,毫無疑問是堅清壁野離開棲息地的部落主動或被迫前往會合。
“的確是對他們有利。”李匡並沒有無視己方遠離本土長達八百餘裏:“烏孫人連車師人都打不過,我們到了西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孤軍。”
荀羨保持笑容不變,諸夏屢次進軍西域,又有那一次在開始之初不是孤軍?就算是孤軍,也是背後有著強大祖國的孤軍,有強大祖國的前提下,西域人從來不敢將事情做絕,甚至會情況不對立刻有西域人跳反,那是漢人輸得起,西域人卻沒有輸得起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