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西出陽關有故人(2 / 3)

不但是西北,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屬於缺鹽,也就有了各種各樣在煮食時增加食物鹹分的手段,味道是有了,可是對身體該有的補充卻是沒有,導致身體總是缺乏這個那個,不但壽命長不了,各種各樣的毛病也不缺。

可以說三石從小到大就沒吃過真正意義上的鹽,不單獨他,是絕大多數窮困之人都是相同的情況,對於鹹魚的熱愛也就不難理解。

麥磨粉製作麵食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情,最先風靡開來的地方是原青州行政區,後麵向周邊擴展,就是還沒有傳到西北,也就是說後世極度流行麵食的西北在現如今的糧食依然是黍米、秫米、粟米和眾多雜糧之類。

事實上麥原先在中原也不是主要糧食,大多是作為主糧之後的季後補種農作物,小麥得到的重視不多,卻是大多栽種大麥。在將麥磨粉沒有出現之前,麥是一種極度難以下咽的食物,與脫殼技術也是有關。

要是沒有經過劉彥的改進,不但麥磨粉不會那麼早出現,就是多種糧食的脫殼也是以舂為手段,也就是拿著粗重的木頭慢慢舂,家中的婦女光是為了每頓食物經常需要舂上一兩個時辰。

稻米在長江以北並不流行,許許多多的西北人是到了陽關才知道有稻米這麼一種食物存在。

軍方的稻米來源是西南和中南半島,以中南半島的獲取量最多。事實上每個地區的稻米口味都不相同,看得是當地的氣候怎麼樣,更符合的地方口味自然是更好。後世發展雜交水稻為的是產量,可營養價值方麵真的不怎麼樣,但沒有比讓全國人民吃得上飯更重要的事情了。

要說哪裏的稻米最好吃,毫無疑問就是中南半島那邊出產的稻米,不但是一顆顆飽滿和光亮剔透,就是營養價值也相當高。現如今漢國的很多人都能吃到中南半島出產的稻米,卻是要比子孫後輩幸福得多。

“明日便要開拔了。”

“是啊,出陽關往白龍堆。”

白龍堆以前叫什麼已經不重要,名字當然是第一代開拓西域的西漢命名,證實了隻有強者才有“命名權”的規則。

白龍堆就是現代的羅布泊,就是目前那邊並不存在廣袤的沙漠,僅是一些區域形成戈壁,大多數地區是草原狀態。

出陽關之後,向西路途地形大多趨於平坦,便是有山也是很小的小山包,往前六百餘裏可以抵達蒲昌海。

對了,蒲昌海(鹽澤)是先漢的舊稱,蒲昌海的稱呼一直是延續到曹魏,到了西晉時期改名為牢蘭海。劉彥當然是無視掉司馬一家子當政期間的一些命名,重新用回了先漢的稱呼。

陽關正西麵為平原地形,南邊則有一道連綿數百裏的山脈,山脈目前是沒有名字,到後世被取名金山脈。金山脈再往南是一處範圍極廣的盆地,現代命名為柴達木盆地,再繼續往南則是昆侖山脈了。

謝安目前率軍激戰的地方就在昆侖山以南,那裏山脈連綿,卻又有著諸多的盆地,他們遭遇的困難與隋唐時期一樣,甚至還比隋唐時期更困難一些,至少隋唐時期那裏是有吐穀渾六部棲息,可目前真的就是很原始的麵貌。

從中原往西域的一整條路線有一個泛稱叫河西走廊。這一條河西走廊並不是一層不變,沙漠化和戈壁化會使道路出現變更,目前使用的是由姑臧一路向西到陽關的路線,等待因為氣候改變了麵貌,到隋唐其實隻能是選擇到玉門關的路線,導致隋唐的很多文化作品中基本是見不到陽關,倒是很多的邊塞詩人經常會提到玉門關。

“五萬五千人足用三月之糧,缺糧便是就敵了。”

李匡說不上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出陽關進軍西域本來就是一種“止損”行為,國家願意提供可用三個月,在全國即將麵臨全麵缺糧窘境下,已經是盡到最大的努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