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有限的結盟(3 / 3)

笈多王朝應該是有個兩千多萬的人口,已經武裝起來的阿三不會低於四十萬,他們可不會傻乎乎地放開海岸線讓漢軍登陸,必然是會在沿海布置防線。

桓溫現在就是在根據笈多王朝的布防觀察可登陸地點,他的想法非常簡單,看笈多王朝哪裏的布置兵力最雄厚,那裏必然就是適合作為登陸的地點。

必須要說的是,雖然都是海岸線,可真的不是任何一個地方都能作為登陸點,沿海的礁石什麼的就不說了,海床延伸度也是一個參考。

有許多的沿海,海床的延伸很誇張,不管是漲潮還是退潮,延伸出去的水域吃水都不會太深,讓吃水深數米的海船能夠抵近的位置,可能距離陸地有個千米遠的都有,類似的區域壓根就不適合作為登陸點。

就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麼多的科技產品出現,並且有了專門的衝鋒灘頭的器械,可登陸依然是一個巨大的麻煩,想一想在有敵人堅守的沿海,冷兵器時代的登陸又該是什麼個模樣,就該是登陸一方又要涉水艱難地移動,又要遭受沒完沒了的箭矢攻擊,成片成片地倒在海水裏成為屍體。

“自然是能合作。”呂議對於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的‘懂事’很是欣賞,目前兩國能夠進行的軍事合作也真的隻有在阿三那邊:“可以說說你的提議嗎?”

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顯然是早有準備,先講了笈多王朝的地緣政治,其中就包括笈多王朝與伐迦陀迦的關係並不好,然後是笈多王朝與周邊幾個小國的關係,後麵稍作總結:“漢帝國切斷信度人的海上貿易航線當然有作用,卻是無法阻止信度與周邊各國繼續展開貿易,對於他們的財政是有影響,但是並不足以致命。”

話又說回來,漢國打破襲戰雖然是切斷了笈多王朝的海上貿易航線,可真不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去,僅僅是想要消滅更多的敵船,什麼打擊笈多王朝的財政,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不提的話,呂議其實是沒有意識到。

諸夏文明當然是有經濟戰的觀念,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進行過相當多次的經濟戰,可是等待大一統之後卻是被忽視了,哪怕是有也是對草原遊牧民族進行某些商品限製,算不得是什麼經濟戰。

呂議不懂經濟戰,人卻是不笨,聽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稍微講一下也就理解過來,卻沒打算從經濟戰上麵下手。

漢國之所以入侵笈多王朝說到底還是為了糧食,並不是一開始就抱著打滅國戰爭去的。這一次戰爭是一次征服之戰,說白了就是打到笈多王朝屈服,願意接受漢國開出的條件,主要是為了勒索糧食來著。

當然了,那些話呂議並不需要地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講。

“請相信我,信度人盡管戰爭能力不強,可是想要一次滅亡他們很難。”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說話的時候是小心在觀察呂議的表情,見呂議皺眉就解釋:“信度是一個人口兩三千萬的國家,他們因為對外貿易昌盛國內十分富足,沒有明顯的內部矛盾,遭遇危機的時候能夠團結起來抵抗。”

想要滅掉一個國家,尤其不是那種地窄人少的小國,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大國的滅亡通常就是因為內憂外患,對外無力抵抗,對內難以安撫,就在內外交困之下亡國。

“在來漢帝國之前,我們非常特意地邀請塞種人(兩薩特拉普)和貴霜人(季多羅王朝)。”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見呂議不解,笑著說:“他們一個在西北部與信度有邊境相連,另一個雖然與信度相隔幾個國家卻能影響到許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