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死對頭(2 / 3)

“條條大路通羅馬,便利的交通不但保證了羅馬人對各個行省的控製力,還可以擴展更大的疆域。”厄古泰.巴赫拉姆有親自去過羅馬這個國家的境內,對羅馬的交通有著無比深刻的印象:“與羅馬相比起來,我們的交通遠遠不如,才會有各行省不斷叛亂。”

“我剛才得知,漢帝國要建設一條長達萬裏的國道。”阿爾達希爾是從鴻儒館官員那裏得到消息:“是我們從建康城出來時走的那種國道。”

“真是一個有魄力的國家!”厄古泰.巴赫拉姆所知道的是,波斯薩珊的曆代君王也有類似的想法,可是受於國力以及周邊環境一直沒能付之行動:“或許……我們回去後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建議陛下將計劃變成行動。”

阿爾達希爾卻是苦笑了,波斯薩珊曆代的君王之所以有想法而沒有付之行動,不但是因為國力和周邊環境,主要還是各行省貴族排斥。

實際上誰都知道交通便利之後中央對地方的控製力會得到加強,恰恰就是因為這樣地方上的掌權者才會排斥,他們想要的是中央對地方控製力弱,才能給他們更多的便利,比如發展自身家族實力之類的。

不管是在帕提亞時期,還是到了薩珊王朝時期,波斯人的中央對地方曆來就沒有太強的控製力和約束力。

帕提亞時期除了中央王族之外,還有六大貴族,後麵以其說羅馬人強橫到可以將帕提亞滅掉,不如說是帕提亞的中央與六大貴族矛盾到了總爆發點,搞得沃洛加西斯五世破罐子破摔要抱著六大貴族一塊玩完,也真的是玩完,但沒想到的是信賴有加的阿爾達希爾家族會叛亂。

到了阿爾達希爾家族成為波斯人的王族,第一代君王阿爾達希爾一世和第二代君王沙普爾一世都在致力於消滅曾經六大貴族的殘餘,可是更多的時候是不得不妥協,再來是六大貴族或許是消亡和虛弱,但總有新的貴族會出現,波斯人的政治體係又是那麼回事,導致薩珊王朝雖然沒有帕提亞那麼悲慘,可要說對地方的掌控力也好不到哪去。

“哪怕是交通無比發達的羅馬,羅馬(指首都)對各個行省也無法完全掌控,事實也證明便來的交通並不是萬靈藥,要不然就不會出現軍隊亂政(軍官亂政)。”阿爾達希爾對羅馬並不陌生,甚至應該說比對自己的國家要更了解,要不怎麼說可以不了解自己卻一定要了解死敵。他指著正在勞動的龐大人群,說道:“聽說漢帝國的重新統一隻是近幾年之內,他們的皇帝是在去年才終止對外的大規模戰爭,可是仍然有很多的局部戰爭,國內卻大興工程。”

劉彥當然還沒有稱帝,對外卻不會用王號,是用高大上的皇帝稱號。

關於會爆發大麵積旱災的消息並沒有被披露出去,僅是極少數的人知情,那是擔憂爆發旱災的消息會引發動蕩,中樞是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先將百姓集中管理,等待建立足夠的控製力和次序,才會將消息引爆。

在完成對百姓的集中管理之後,給予不至於餓死的酬薪,再公布即將爆發旱災,會使百姓在產生恐慌的同時團結在國家這一邊,不給有野心的人有更多裹挾災民的機會。所以透露消息的順序也是一個大學問。

包括波斯薩珊在內的第一批使節團是到壽春才暫時停下來,他們經過的沿途各縣都能看到大量的人被集中起來勞動,對那種有序且分工明確的勞動方式極度驚歎,萬分驚訝漢國的組織能力。

“可以看得出來,盡管漢人再次複國僅是八年,可是他們(百姓)對統治階層十分服從。”厄古泰.巴赫拉姆是個明白人,說道:“隻有愛戴統治者才會樂於被驅使,也隻有信賴統治者才會願意接受指派,證明現如今的漢人皇帝受到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