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薩珊王朝君主沙普爾二世,他在尚未出生的情況下便被加冕,王冠置在母親的肚皮上。在他的幼年時期,薩珊王朝由他的母親及貴族們掌控。成年後的沙普爾二世馬上上台,並證明了他是一位活躍、有影響力的君王。
沙普爾二世上台後領導一支規模少而精銳的軍隊抵抗南方的阿拉伯人,保障了薩珊王朝南部的安全。他又在西線對羅馬人發動攻勢,雖然波斯人在一係列的戰役裏獲勝,但由於他們未能攻陷尼西比斯以及羅馬人重奪辛格拉和阿米達,他們始終未能攻占羅馬帝國的領土。
薩珊王朝也受到東線遊牧民族的牽製,他們威脅著絲綢之路的戰略重地中亞河中地區。沙普爾二世於是親自領兵轉向東方,讓旗下的軍官繼續向羅馬人發動騷擾性的攻擊。沙普爾二世製伏了中亞各個民族,並將他們的領土並入薩珊王朝,征服了現今稱為阿富汗斯坦的地區。
現階段薩珊王朝與羅馬的戰爭正是重新開啟的階段,互相之間在會戰沒有爆發之前是采取襲擾和破壞為主,問題是薩珊王朝內部的阿拉伯人再次爆發起義,中亞河中地區是一片糜爛趨勢,極大牽製了薩珊王朝對羅馬的戰爭進程。
“我們的確是需要一個有份量的盟友。”阿爾達希爾在來到漢國之前就有著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與漢國建立同盟關係:“漢帝國不止是出現在信度,他們還在朝西域方向進軍。海麵上能夠完全封鎖信度與羅馬的貿易,陸地上能夠加入到阿拉伯人以及匈尼特等蠻族的戰爭中來。”
經由上一次阿三洋的一戰,薩珊王朝已經看到了漢國的海上實力,以一貫的印象也堅信漢人陸戰實力不會差到哪去,曆史又出現了重複,隻不過這一次漢人對波斯沒人需要,波斯需要漢人加入到他們的戰爭中去,海上繼續與笈多王朝硬剛,陸上變成幫助他們打壓各個不服的民族。
薩珊王朝這一次派遣使節團過來隻有索求,阿爾達希爾作為正使首先要搞明白的是漢人有什麼需求,用最大的誠意打動漢人的君王。
“瓜分世界就是一個很大的誠意。”阿爾達希爾不是在開玩笑,他很認真地說:“我們需要需要擊敗羅馬人,可以承認漢帝國對笈多王朝的攻占,也能承認漢帝國重新獲取西域的控製權。海上以及陸地上,我們與漢帝國都能夠成為並肩而戰的盟友。”
厄古泰.巴赫拉姆與阿爾達希爾這個自小錦衣玉食的王室成員不同,看待事情沒有那麼的理所當然,就說:“事情恐怕不會如我們想象的那樣順利。漢帝國在信度洋是占據優勢階段,有沒有我們對漢帝國沒有區別。漢帝國所稱呼的西域原本就是他們的控製區,僅是用承認漢帝國對西域的重新控製不是籌碼。”
“兩國之間需要一個國家作為緩衝帶,可以最大程度地虛弱匈尼特,滅亡則不允許發生。”阿爾達希爾笑著說:“匈尼特不能滅亡,想必漢帝國會對康居、悅般和烏孫感興趣?”
“……”厄古泰.巴赫拉姆很想說哪怕沒有他們,漢帝國該滅上述那些國家還是能滅。他想是那麼想,話卻是不能直白說出來,隻能委婉地說:“聽說漢帝國進攻內海半島(中南半島)和信度都是為了獲取糧食。”
阿爾達希爾也知道這個,立刻笑著說:“雖然搞不懂漢帝國為什麼遠赴萬裏之外尋求獲取糧食,那麼遠就算獲得糧食又該在運輸途中損耗多少。漢帝國想要獲得糧食,我們恰恰並不缺少糧食,這個也是我們的籌碼之一。”
厄古泰.巴赫拉姆這才覺得這一次雙方的同盟商討,他們多少是有了漢帝國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