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真特麼有錢(2 / 3)

阿三文明最為輝煌的時期是在阿育王時代(孔雀王朝),可阿三也就輝煌了那麼一次,隨後陷入分裂,又被大月氏人(貴霜)征服,貴霜帝國崩潰之後又分裂成為大大小小十數個國家,其中的巽加王朝疆域最大,也是開創巽加王朝的普西亞米陀將軍在閱兵時殺掉了孔雀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普裏哈多拉達,巽加王朝才被建立起來。(公元前一八五年)

巽加王朝其實沒有風光多久,很快就失去兩河流域,甚至在阿三的這片土地上連百乘王朝(案達羅王朝)都不如,而百乘王朝實際上是東漢的屬國之一。

差不多是在東漢政權滅亡的時候,甭管是百乘王朝還是其餘各國其實也先後覆滅,率先崛起的是伐迦陀迦王朝,笈多王朝隻能說是後來居上。

諸夏文明的起起落落也非常多,西漢和東漢稱得上是文明高峰期,曆經東漢末年諸侯亂戰,再來一個三國並立,諸夏文明實際上也在內亂中走向沉淪,作為諸夏掘墓人的罪名真不能全往司馬氏腦袋上套,各世家的責任遠比司馬氏大,不過誰讓司馬氏是皇族。

要是曆史沒有被劉彥所改變,諸夏文明的沉淪會持續上數百年,一直到楊堅代周建立大隋才得以重新複興,雖然曆經隋末戰亂,可是李唐建立之後依然是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隻不過李唐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五代十國的戰亂又徹底改變了諸夏文明。

說五代十國的戰亂對諸夏文明影響深遠並非胡扯,恰恰就是因為五代十國武將亂國的原因,才致使北宋建立之後一直打壓武將,而武將也沒有認為被打壓有什麼不對,那是因為從史書上了解到五代十國那些武將的跋扈。

有了兩宋的重文輕武,也徹底讓儒教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此後中原文明隻在朱棣一代重視武將,隨後的各個皇帝無不是在所謂讀書人的誘導之下竭力打壓武將,哪怕是國家將亡武將的地位也沒有得到提升。

說到交戰規則,實際上諸夏文明從春秋結束就不再是古典文明,開始走向“無所不用其極”的戰爭道路,而其餘文明多多少少是保存了古典時代的交戰法則,其中就包括戰敗一方隻要身份足夠高貴會得到優待,戰敗者也能耗費贖金重贖自由。

司宏壯不是世家子出身,其實哪怕是世家子也不再講什麼交戰規則,讚普特.華倫講什麼尊重交戰規則之類的東西基本是沒有什麼用處。

隨著笈多一方放下武器,這一場戰場的勝敗也就毫無疑問的顯示出來。

陸地上,漢軍收攏俘虜得到笈多一方的配合,就是笈多再配合也一時半會沒完。過程中還發生一些在漢軍看來很搞笑的事情,比如笈多的一些刹帝利要求得到與身份匹配的待遇。

“啥玩意啊?”

“需要舒適的住所,還要配屬伺候生活的仆從。”

沒有錯,阿三的貴族就是這麼傲嬌,他們承認戰敗也願意配合被收押,但要有舒適的房子,伴隨伺候的人更是不能少。

漢軍對於戰敗者還有那麼多要求除了覺得搞笑就是惱火,諸夏文明早就不講交戰法則,隻有在同軍將領的特別允許下,一些戰敗者才會得到特殊優待,但通常是一種個例。

“什麼?”桓溫了解到情況先是苦笑不得,後麵是略略惱火:“至少一千七百個所謂的貴族發出抗議,要求給予符合身份的戰俘待遇?”

阿三的貴族是分階級的,不是官職的階級,是種姓的區分,哪怕都是高種姓也有明確的階級,該是什麼階級就不能進行逾越。

桓溫惱火就在於俘虜提的要求又多又雜,要是將要求細分一下,絕對能夠看出戰俘各自的地位。

“一千七百個貴族?”司宏壯事先還真不知道,聽到數據多少是有些發愣:“笈多的貴族全來了?”

其實七百個貴族真不算什麼,阿三文明隻要是個高種姓都是貴族,他們的種族中刹帝利就是用來帶兵的,軍隊中真就不缺刹帝利這個階層,全國上下所謂的貴族是以“萬”來作為基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