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步兵就有六十萬?算上其他兵種可不得超過百萬!劉彥說實話也有些懵,真不知道阿三那地方除了孔雀王朝和貴霜帝國,還有這麼一個軍隊數量這麼多的王朝。
“俘虜為了活命必然誇大實力。”劉彥得穩下來,另一方麵是壓根就不信:“那地方氣候宜人,適合農業生產,人口是不少。寡人卻不信一個國家能長時間養活百萬軍隊。”
就算是曾經“爆種”的西漢,最誇張到的時候也就征召兵源建立七十萬左右的軍隊,曆朝曆代的軍隊一直是維持在三十萬以內,還基本都是徭役兵,職業兵有個一兩萬就算是頂天。
漢國有十三個不事生產的常備軍,攏共也就二十餘萬人。他們背後卻是有數量多達三十餘萬的屯田軍團和將近四十萬的奴隸專供糧食生產,可就這樣都有點要養不活,還不算兵器以及器械的支應。
笈多王朝有多少人劉彥還真就不清楚,考慮到那邊太好種糧食,再根據貴霜帝國時期的一些數據,有個兩三千萬人該是靠譜一些的猜測,可就算那邊糧食出產好,怎麼都無法長期養得了百萬軍隊吧?!
“王上,戰兵職業化……”紀昌可沒敢直說劉彥也被嚇到了,卻不得不提醒:“組織多達二十餘萬不事生產的軍團,獨獨您這一份。”
過去,養職業兵的朝代太少太少。
西漢初期有北軍和南軍,後麵劉徹著手逐漸職業軍,又分三部八校。三部就是侍從軍、期門軍、羽林騎,每部其實也就是一千餘人的建製,由陣亡將士遺孤甄選而來的羽林騎也就七百人。八校其實就是所謂的禁衛軍(中央戍衛軍),他們是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每一校的編製隻有七百人。那麼就能看得出來,到劉彥逐漸職業軍之後,西漢不事生產的職業兵也就堪堪八千六百人。
東漢可就隻有五校,那是裁撤掉認為沒什麼戰鬥力的南軍,對北軍八校進行整合,縮編成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這五個營。每個營的編製都不相同,比如由漢人編製而成的步兵營就多達三千餘人,長水、越騎這種由烏丸人和南匈奴人組成的營就是七百人到一千人。由於東漢職業兵的編製時常改動,有時候還是空有番號沒有實際的士兵,要算養多少職業兵還真不好說,但總歸是不會少於萬人。
一養就是二十萬不事生產的職業兵,不光是追述之前的朝代,就是往後算也要到近代才出現在華夏文明身上出現,劉彥這麼搞不理解的人太多,要不是有著胡虜的威脅,反對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大漢百姓僅有一千七百餘萬……”紀昌早就想逮住機會勸一勸劉彥,羯人已經完蛋,鮮卑不再有那麼大威脅,可以說周邊真沒有能夠給漢國太大壓力的國家,真該縮編一下。他話說到一半,見劉彥不善地看過來,將後麵的話咽回去,轉移話題:“若笈多這個國家真的有百萬大軍,可見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
生產力不怎麼樣的時代,十戶人家養一個士兵是比較正常的比例,紀昌才不相信笈多王朝有一億的人口,可他又不得不多想,自己家那位君王在百來萬人口的時候就敢募兵二十多萬,什麼事都會有個例,那就隻有往笈多王朝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來想。
“可惜沒有更多的情報。”紀昌現在就想知道笈多王朝是不是在和哪個國家交戰,要是笈多王朝處於戰爭狀態,擁有百萬大軍或許是一件真事:“他們會不會是在和那個伐迦陀迦交戰,並且是進入決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