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軍被炸得血肉橫飛我信。”李壇略略嫌棄地說:“騎兵的戰馬聽響必定亂竄,潰不成軍炸藥還會跟著跑?”
冉閔心情非常好,屢屢被甩臉色一點都不介意,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搶了李壇的主官位置忍讓,然而他真的隻是因為心情好沒計較,愧疚什麼的一點都不存在。
拋石車發射是一種拋射彈道,有落在城牆腳下,有落到城牆之上,更有直接就被拋進城中。不同的落點可算是讓躲避在城牆背後的龍騰衛士倒了血黴,他們是按照舊有的觀念進行躲避,炸藥包落下來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那是啥玩意,被砸中的人沒爬起來就有旁邊的人撿起來好奇在看,然後是在無知和沒反應過來前,與周邊的袍澤一塊完蛋。
真有炸藥包落在密集人群之中,爆炸之後中心點的人被蒸發得什麼都沒留下,一片的血肉橫飛之際,稍微外圍的人被一股巨大的力道推得拋了出去,就是城外漢軍被城牆擋住視野沒瞧見。
青銅炮隻有三十門,每門一刻鍾最多也就是發射四次,雖然是能嚇得守軍兩股戰栗,卻並不多麼密集,更多是起到了心裏震懾作用。
投入使用的拋石車多達五百架,主攻城牆就有三百架,每架拋射間隔也就是一百來個呼吸左右,可見密度該是多麼密集。
箭矢密集可以使得受到攻擊的敵軍損失慘重的同時心裏崩潰,有甲胄護身其實被射死的人並不會太多。
炸藥包一旦密集就是另外一回事,從拋石車抵近開始發射炸藥包,一刻鍾過去之後宮城的城牆已經不成樣子,城內什麼情況城外的人看不見,看去那邊就是陷入一片煙霧之中。
青銅炮剛才一直在調整射擊諸元,口令下達之後開火,冉閔看到有一輛拋石車瞬間散架,木質結構四處橫飛,一時間就愣住了。
散架的拋石車是處在青銅炮射界彈道,幸虧擊中的是一顆實心彈,要不然不會隻是掃得木頭橫飛。
射界,包括彈道,這些知識不是漢軍能理解的。就是到了近現代,沒有專門學過相應的知識,還是會出現前麵己方士兵跑進己方機槍射擊彈道之內被射殺的情況。射程較遠的火炮因為不知道那區域有自己人出現誤擊,就是在進入網絡時代都時有發生。
恰恰因為不知道什麼情況,冉閔發愣了一小會才算是反應過來,卻也沒有命令炮兵停止射擊,甚至都沒有讓前方的拋石車挪位置。
戰爭之所以是戰爭,就是冷血的殺鬥場,盡可能地殺死更多的敵軍,乃至於是必要的時候連己方士兵都能幹掉。別說是青銅炮橫掃,兩軍混在一塊再下令箭陣覆蓋一塊攻擊,隻要有利於大局,那樣幹的例子真不要太多。
城門當然是被青銅炮轟得破碎,目標達成炮兵組才算是停止射擊,在那之前卻有三輛拋石車毀於他們之手。三輛拋石車車組的死傷隻會被歸於意外,操作青銅炮的炮組根本不會被追究。
礙事的城門沒了,任何的遠程攻擊武器聽了下來,遠遠遊弋於外的漢軍騎兵接到指令衝鋒入城,後續的步軍也開始小跑前進。
離得遠了隻是看,到近了就能聞到濃烈的硝煙味,可以看到被炸得不成樣子的城牆,破碎的屍體以及四肢更是隨處可見。
首先入城的漢軍騎兵,他們本來是做好了惡戰的心理準備,進城之後卻是看到有如修羅場的畫麵。
那是地麵之上滿布殘屍,太多的鮮血彙集起來流向低窪處成為血灘,死了的也就死了,殘了的在發出哀嚎和呻吟,一些沒死的則有著千裏百怪的舉動。
爆炸會發出巨響,離得近了耳膜會被震裂,那些失聰的人或是無意義地跑動,或是坐在地方發愣。
被嚇得瘋掉的更是不少,導致入城的漢軍根本就沒有遭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