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國之後,模具的成型之法利用技術不知道為什麼就不見了,也不知道是技術丟失,或是漢帝國有自己的工藝技術,可以確定就是漢帝國的製作工藝遠不如秦帝國的誤差規格。
劉彥的漢國都已經在製造青銅炮,模具的利用肯定是再一次被撿起來,隻是在大範圍的運用上一時間還無法做到秦帝國時期的誤差一毫米之內。
模具澆灌法,包括流水線製作,等等的一些生產技術和理念,有些是將先民創造出來卻丟了的重新撿回來,有些則是劉彥的“首創”。無法追趕秦帝國的標準,不是出現在技術的偏差上麵,是管理的問題,比如秦法對製作物品的刻名,誰不合格就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甭管幹什麼其實都是依靠人,就是現代有了智能生產線,可要是人操作不當依然會生產出廢品,以人為本可以指很多的方方麵麵。
源於各種工匠的數量太少,漢國軍械製作超過七成是依賴係統,劉彥哪怕是能夠狠下心來像秦國那樣嚴苛,實際上一時間的效用也真的不怎麼樣。他當然有心針對生產人員的工藝嚴格,但那需要有更多的工匠,要不然最可能發生的就是工匠要被殺光……
冉閔很明顯是沒有幹過農活,所接受的教育也發現不了打穀機對農耕的重要性,劉彥還在談打穀機大規模應用之後的好處,他卻是急不可耐地提到過來的目的。
“領兵?”劉彥稍微蹙了一下眉頭,會這樣是知道冉閔為什麼那麼問,隨後說道:“正有戰事需要永曾前往。”
在劉彥還沒有巡視之前,冉閔就在燕地提到要前往定襄,後麵是耽擱了下來。
“臣就說嘛,那些家夥根本就是庸人自擾。”冉閔也不知道是真的耿直還是給誰上眼藥:“竟然說王上要清洗功臣?著實是荒唐!”
或許冉閔根本是心裏想什麼就說什麼,不過以他能在石羯安然混那麼多年的經曆來看,該不會是耿直到這地步。
劉彥的臉色變得很精彩,他當然知道近期眾臣在想什麼,趕過來大大咧咧說出來的就單單屬冉閔一個。他還真不知道冉閔是沒有政治智商,還是冉閔大智若愚。
“……”劉彥目視冉閔,多少是有些惱火地說:“他們就是這麼為寡人分憂的?”
冉閔是放完炮就不管了,問起了統兵多少的事。
“定襄已經有兩個軍。”劉彥說的是李壇麾下的兵力,對冉閔說:“永曾此次前去,帶一個火器曲便可。”
國已經改建兵製,由上往下就是,兵團、集團軍、軍、師、曲、屯、隊、什、伍。人員編製是兩個伍為一個什,五個什為一個隊,五個隊為一個屯,四個屯為一個曲,五個曲為一個師,三個師為一個軍。
所謂的火器部隊,其實就是使用火藥武器作戰的部隊,目前應用的也就青銅炮、炸藥包、手榴彈。
源於瓷罐手榴彈真心不靠譜,後麵瓷罐手榴彈已經不再生產,是後續研究出了木柄手榴彈。隻不過木柄手榴彈肯定是無法與現代工藝相比,該有的拉環、防險紙、拉火繩、導火索、炸藥、彈殼都有,可雷管、銅絲簧、鉛管、螺套真就不是目前能大批生產。
對了,劉彥已經下令將作坊研究槍械,但必須承認製造槍械真比青銅炮困難無數倍,除非是係統升級到帝國時代可以生產火槍兵,要不然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槍械大量列裝部隊。
還有,劉彥對於係統可以召喚的火槍兵沒半點概念,暫時不清楚召喚出來的火槍兵手裏的家夥會是什麼。
“這個好。”冉閔很是歡快地說:“用火炮來轟甲騎具裝和重步兵的場麵肯定很壯觀。”
定襄那邊已經圍困了將近兩年,周邊挖了無數條壕渠就不說了,陷馬坑更是驚人的密密麻麻,龍騰衛士的甲騎具裝幾次嚐試突圍都被打了回去,倒是那些具裝重步兵限製不多發揮的作用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