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誅殺功臣?(2 / 3)

漢國建立的時間是七年,劉彥雖然對內民生重視不足,卻一直在幹向異族複仇的事。

對於當代的百姓而言,中原的百姓經曆過胡虜肆虐的悲慘,長江以南的百姓也時刻活在胡虜可能南下的恐懼,甚至是長江以南的百姓還要被世家盡情剝削,劉彥崛起並建國解救了中原百姓,滅掉東晉小朝廷也讓長江以南的百姓生活環境得到好的改變。

要說百姓對於劉彥是什麼感官,肯定不會是百分百的愛戴,卻不會有太多的人存在負麵看法。這個形式上麵,不但代表著國家的穩定,也代表著幾代之內劉彥這個家族統治權的穩固。

細思極恐的眾人,他們不確定劉彥抱著什麼想法,反正是不敢將一些事情做得太過份或是過於明顯,心思總算是從怎麼來發展家族,拉回到該怎麼去治理國家上麵。

想多了的情況下還有一種效應,就是怕劉彥真的挖坑等著埋人,生起了“無私貢獻”的念頭。

“募捐之事可一不可再。”劉彥當然不會願意憑白不付出從各家族獲取千萬石以上的糧食:“以當地糧價進行易買。”

漢國講的是不付出就沒有回報,那就不能沒有回報地讓人去付出,一旦這個規則由劉彥來親手打破,一時間是得到了好處,可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不是什麼好事。

前兩次的募捐,後麵劉彥都給了相應的回報,極大限度演示了什麼叫作公平,甚至有些人還得到了所謂的機緣。

庾翼是很有把握說服前去中南半島進行開拓的各家族無償拿出糧食,他們在開拓期間雖然依照規定繳納各種該交的利益,可獲得的好處依然是巨大。

要是沒有劉彥開放中南半島讓各家族去撒歡,甚至為了他們的撒歡創造無比多的便利,各家族哪怕有那個心思也辦不到。

前往中南半島進行開拓的家族,他們與待在國內的那些家族已經成了兩個世界的人,不止是因為在外麵獲得了龐大的好處,還因為所聞所見讓眼界和思想達到了另一個層次。

作為第一代得到國家支持向外野蠻開拓的眾人,他們不但見識到了世界有多大,還體會到了身為強國之人的各種好處。他們在漢國之內是可以隨意被剿滅的存在,到了異域卻是能仗著身後強大的祖國為所欲為,光是這樣的體會就足以認清國內那些人看不到的現實。

要說現在哪一批人對漢國的歸屬感最強,去中南半島各種欺負土著的那批人為最,恰恰是知道了身後有何等程度的靠山才能撒歡,庾翼真有十足把握說服他們無償捐獻。

還有另外的一層,到了中南半島撒歡的各家族,他們多少也是怕進了什麼陷阱,甚至是被當成豬在養,能夠體現自己存在價值的時候,誰都不敢落後於人。

糧價會因為所在區域不同而價格不同,比如長江以北的糧價需要一百錢才有一鬥,長江以南可能才是七十錢或是八十錢一鬥,到了中南半島那種一年至少三四熟的地方一二十錢就能購買一鬥。

“王上所言極是。”庾翼無視掉區域不同帶來的糧價區別,甚至討好地說:“若需擔負運輸,吾等可全權負責。”

進行數量龐大的運輸從來都是一件無比麻煩的事情,不光是時間上的消耗,也不止是運輸工具的準備和磨損,還有相應的配套運輸人員薪資以及糧食消耗成本。運什麼東西消耗最大價值比又最低,估計就是糧食。

庾翼現在不在乎的東西多了去了,都願意無償捐獻巨量糧秣,就更不會在乎運輸的消耗,隻求自己的良好表現被劉彥看在眼裏記進心裏,真要發生什麼清算的事情,就跪求放一馬。

桑虞、蔡優、等等一些僅是小小插一腳中南半島的家族,看庾翼盡情地表演絕對沒什麼看不起,相反是羨慕庾翼竟然有能表現自己的舞台。

昨晚眾人琢磨的事情太多了,有人甚至還翻出了史記進行閱讀,看到西漢的功臣被各種殺戮太嚇人,閱讀到劉秀各種優渥功臣無比羨慕,他們無法確定劉彥建立漢國之後,是會走西漢對待功臣的酷烈,還是走東漢的善待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