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莊子之說《胠篋》(3 / 3)

劉彥在汝南郡連郡守都沒有召見,隻是按照傳統請來一些年紀足夠大的老人。

被安排過來的老人最高壽的是七十二歲,他是在三國並立末期生人,曆經三國歸晉,永嘉之亂和衣冠南渡當然也是親眼所見。

“小老兒原是並州人士,偽朝大肆遷移胡虜時南遷,於野王(西晉的河內郡)安生了三載,永嘉之亂時再次南遷,逃到了陳留……”老人顯然是有良好出身,年紀大了思維清晰,說話卻有些不利索,講述以往的經曆:“北人大肆南逃時(衣冠南渡),小老兒跟著一塊南下,進揚州卻無容身之地,才來的汝南。”

衣冠南渡時期有一百多萬人從中原各地逃往南方,絕大多數人是跟著當時的高官貴人前往揚州。超過百萬的北方人南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對普通百姓來講更是這樣,逃亡途中病死和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哪怕是到了地頭許許多多的百姓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賣身為奴,也就讓各世家的蓄奴更為嚴重。

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衣冠南渡”的過程,隻是寥寥數筆的“春秋筆法”,更沒有記載南遷的各世家是怎麼使南方本地世家屈服。野史上倒是有一些說法,南逃的世家正是因為收編了一同南下的百姓對南方本土世家開戰,雙方死掉的人足有數十萬,眾多的南方本土世家也是族滅。在那一場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中,北方世家不但是搶地盤,幾乎是能搶的都搶,才有了後麵從北方南逃的世家,成為東晉小朝廷控製者的事實。

聽完故事的劉彥有著太多的唏噓之感,搞成這樣完全就是當時的社會精英自己作死,可悲可歎是那些死於南逃的百姓,當然還有留在北方被胡虜各種淩虐的百姓,足以說明當權者要是腦子壞了會產生什麼影響。

“小老兒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老人的話讓在場除了劉彥的其餘人都出現了緊張。他見劉彥含笑點頭,就說:“莊子有過微言大義,言及‘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大意講的就是規則的製定,而製定者是怎麼從自己製定的規則中來奪取利益,更深切地直指出“竊國者侯”這一現象。

老人的一句話讓劉彥臉上失去笑容,其餘在場的人也是變得臉色鐵青,幾個涉及邀請的人更是直接昏倒在地。他可能是因為視力退化,更可能是無視眾人的變臉,停頓了一下才往下說:“對天下而言,世家便是大盜。”

笑容重新回到劉彥的臉上,要是老人沒有最後那一句,可是連他都罵了進去。他建立的漢國是從胡虜那裏光複而來,要說得國之正之前的王朝誰也比不了,滅掉同一苗裔的東晉小朝廷也不存在道德缺失,尤其是在滅掉小朝廷的過程中沒濫殺無辜,死的人也不多。

劉彥並不喜歡世家,可並不會因為不喜歡就不存在世家,滅掉一個世家還有無數個世家,滅掉了當代的世家,隻要還有人當官,隻要人依然需要家庭,就會出現世家。

從後世穿越而來的劉彥無比清楚一點,哪怕是社會進化到可以探究宇宙的時代,可世家依然存在,無非就是改了個稱呼罷了。

見鄉老的活動進行到這裏結束,劉彥是一直看著老人被攙扶走才將目光收回來。他清楚那就是一個受到世家之害的老者,能見到君王的時候依仗自己的高齡講個痛快。

“那位老人家沒有親人了吧?”劉彥得到答案,還真的是孤家寡人一個,是由當地官府進行贍養。他沒有深入這個話題,揮揮手讓除了崔宗之外的人退下,才說道:“寡人希望那位老人家好好活著。”

崔宗還能怎麼樣,隻有恭敬地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