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婁納阿部落有超過一千的騎兵。”紀昌可沒有什麼輕鬆:“我們全部是歩卒。”
徐正與呂泰對視了一眼,可以從對方的眼眸裏看到壓力,是巨大的壓力。
“加緊時間將人手整合起來,長矛陣並不難演練。”劉彥不是在開玩笑:“目前我們也隻能依靠長矛陣。”
漢部人口已經要接近四萬,不算劉彥的部族武裝,戰兵有一千,輔兵接近二千。一個人口接近四萬的部族……對,就是部族,當今無漢人,劉彥就要創建一個屬於漢人的部族!人口接近四萬,總的武裝力量隻有三千,怎麼算都算是少了,隻因為像是胡人的部落隻要是青壯都算是兵力。
這麼說吧,胡人就是在這一點上與華夏族群不同,華夏任何一個集團都會考慮到一點,既是戰爭要打,可是生產亦是不能停下。其實,也是胡漢之間的生活習慣,乃至於是社會體係的不同。
“我們增兵嗎?”田朔最為關心這個:“若是增加兵力,兵源不會是問題。”
紀昌、徐正、呂泰,有資格在場商討的人無不是看向了劉彥。
漢部應該增加士兵的數量嗎?或許是應該增加,但不是從內部,是從那些豪強身上抽調本來就有經過訓練的莊戶。
“伏家三百、蓋家三百、王家和李家各兩百,如此便是一千。”紀昌顯然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想法:“再讓周圍的豪強出人,或多或少能湊出近千?”
漢部這邊已經有比較詳細的地圖,周邊有多少家族都會在地圖上標出來,隻是那些家族有多少實力可就不是那麼好查了。
解決掉會靠過來遊牧的部落,對於所有人都會有好處。並且,攻打類似的部落,朝廷那邊根本不會有什麼反對,甚至應該是讚賞。
事情該談的談完,沒有談的也該是等近一步的消息或是情報,其餘的人都走後,隻留下劉彥和紀昌。
“那個李家的李壇是統兵的人選。”紀昌站起來走到劉彥的左側邊,看著遠方忙碌的景象:“君上以為呢?”
劉彥還是沒有改掉喜歡登高望遠的毛病,亦是看著遠處在忙碌的人群,那邊會建造出一個塢堡,或許也不止是塢堡那麼簡單,占地會超過十頃地,有外圍城郭,會有棱角形狀的城牆,再有內部的軍營,等於是一個縮小版的城池了。
那會成為漢部的軍事重鎮之地,再配上黃島區周圍會建造起來的兵堡,一套防禦體係也算是初有規模,可似乎並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建立起來的事情,需要至少兩年左右的時光。
“李壇?”劉彥腦海中出現一個看上去頗為英武的青年:“看著略微傲氣了。”
“那便是選蓋聶?”紀昌說的可不是戰國時期的劍神蓋聶,是同名同姓的蓋家族長。
劉彥回頭奇怪地看了一眼紀昌:“先生有什麼特別考慮嗎?”
紀昌是有一套完整的考量。他希望那些家族可以快點融入漢部體係,不是那種遊離於外。這樣一來的話,一開始就選擇一個典型重用,可以增加那些家族對劉彥的信任感。
“那便是蓋聶了。”劉彥本來是比較傾向於徐正,可是紀昌的考量也不是無的放矢。他說:“融合自然是必要,但我不希望看到什麼小山頭。”
劉彥的勢力才多大?本來就顯得弱小,內部要是一開始就山頭林立,看看現在的中原吧!
中原的豪強和大族整合起來,要說湊出一二十萬的可戰之兵絕對不在話下,甚至可以說資源也能支撐得起戰事必要的輜重,但他們就是四分五裂,結果是被相對“團結”的胡人壓製。
“一個月!”劉彥繼續看向了忙碌的人群:“一個月的時間用來準備戰爭,對敵軍的情報收集,一個月後出兵滅此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