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偽)訪談(3 / 3)

當然,因為遠征軍首次進入緬甸失利,讓日軍占領了滇緬公路,情況比較糟糕。

我們想知道的是,恢複滇緬公路,製定進攻路線,是有怎樣的一種考慮呢?”

周景:“實話實說嗎?”

抱抱君:“??_???難道有什麼不能說的嗎?我們當然要聽實話。“

周景:“可以,不過又要乳英了。其實,剛才戰地記者所說的我也看了。

如果我所料不錯,他們所行進的路線,是經過緬北野人山南邊的折孟拱,密支那,然後攻占滇緬公路。”

抱抱君:“是的,是這條線路。可這跟英國人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

周景:“其實還有另一條線路,是新一軍軍長鄭中將提出的,直接從印度亞三省的普哈爾地區出發,從緬甸中部向緬甸公路攻擊。

我們第1次經過野人山的經驗已經證明,野人山是一個死亡之地。如果從野人山前往緬甸,那麼還未同日軍交戰,我方的元氣就會受到損傷。

而從緬甸中部向滇緬公路攻擊,就沒有這樣的憂慮了,道路相對要容易好走很多。

這是一個很容易就能得到的答案,可為什麼還要從野人山走呢?”

抱抱君:“為什麼呢?”

“因為英國人。”

周景:“英國人擔心中國軍隊深入緬甸腹地後,對於英國的殖民利益造成損傷。

所以英國人的態度很強硬,堅決不同意鄭中將的想法。”

抱抱君:“哦,原來如此,英國人殖民主義的無恥我們算是見識到了,真不愧攪屎棍之名。

而且他們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又豈會看上他的三瓜兩棗。

強占他國土地,是不符合國際道義的,也是不符合我國傳統的。

帝國主義真讓人感到失望。

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鄭中將是駐印遠征軍的副司令,司令是美國人史迪威。他難道沒有為此發聲,幫我們說說話嗎?”

周景:“我知道很多人也好奇,但其實他並沒有為我們說話,英國人態度強硬,他便順水推舟答應了英國人,否決了鄭中將的提議。

對於史迪威此人,我並沒有見過他,隻是有所耳聞,所以並不方便對他有太多評價。

但我要強調一點,他是個美國人,性格觀念是美國人的那一套,做事也要符合他祖國的利益。

美國人的利益是什麼?

站在這個問題上想,美國人的利益就是團結英國人。

畢竟他們就是英國人的後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也更親近一些。

在這裏我要吐槽一點,羅斯福許諾了60個師的裝備,很多人就很高興,覺得美國人對咱們真好,這麼幫咱們。

其實要認識到,咱們中國才是對二戰貢獻最大的兩個國家之一。

從31年開始,到珍珠港事件,這期間一直是我們獨立的麵對日本侵略者,不算那些少得可憐的武器援助,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幫助我們。

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軍人前赴後繼,拖住了日本侵略者幾百萬大軍。

而且在美軍參戰以前,就已經把日本的經濟給拖到破產了。

戰爭是對一個民族忍耐力的考驗,我們和日本都在消耗中忍耐,看誰更有忍耐力。

我們耗得起,再打10年,20年,中國還是中國,亡不了。

所以,我說美國人下場是在搶奪勝利成果。如果他們再不下場,等決出勝負以後,他們就隻能守著北美洲繼續玩孤立主義了。

另外,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和日本的貿易一直進行。石油,鋼鐵,各種軍用物資,日本人買到以後,全部拿來侵略我國了。

美國人難道不知道嗎?

他們當然知道,但是跟日本人貿易有利啊!

現在是同樣的道理,對於美國來說,跟我國合作打擊日本侵略者,對他們有利。

向英國人妥協,出賣我國的利益,對於他們有利。”

“好啦好啦,再說就是引戰了。周將軍,今天的討論告一段落。

觀眾朋友們,想知道駐印遠征軍胡康河穀戰役如何,明天同一時間繼續關注我們。我是主持人抱抱君,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