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都已經跑了,當兵的還要堅守嗎?
那是傻子才幹的活,於是大麵積的潰逃開始了。等日軍登陸作戰時,一線陣地都快跑光了,連日軍都有些傻眼。
反倒是日軍一開始的主攻方向,龍文章的二團陣地,並沒有被趁虛而入輕鬆拿下。
二團陣地後方的炮營,第一時間請示,得到開火命令後,便卯足了勁兒進行火力掩護。
剛剛登陸灘頭的日軍,還沒有下了橡皮筏,便被突如其來的炮火炸得人仰馬翻。之後便是十幾股火蛇的橫掃,槍炮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操縱著重機槍的二營長,像發了瘋似的,將一條彈鏈全部打光,他大聲嘶吼著:“小鬼子,來呀,爺爺教你們做人!”
一旁的彈藥手頂著汗水給他續彈藥,有點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意思。
二營長的發狂,就是因為此時本應該在陣地上的二營,被他拉回了營區。貽誤了戰機,該當死罪!
沒用孫大剛發火,他便主動請纓,從全營中挑選了30多人組成敢死隊,在敵人炮火還沒有完全停下時,通過後方的交通壕進入陣地。
他是要戴罪立功的,要是真的丟了陣地,除非他死了。也省得回去被槍斃,還浪費一顆子彈。
鐵絲網,雷區,配合著地堡裏的輕重機槍,再加上後方支援的炮火,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剛剛登陸灘頭的日軍,每前進一步都十分困難,每分每秒都有大量的傷亡。
然而,此時在二線陣地眺望的孫大剛,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成功阻擋,而感到多麼喜悅,反倒是臉色鐵青的往右側的友軍陣地上眺望。
友軍的不戰而逃,讓日軍撿了個大便宜,占領了陣地不說,還派出了一小股鬼子,跟著潰兵的步伐繼續追擊,顯然目的是在製造更大的混亂,企圖取得更大的戰果。
日軍第2批人員已經開始渡江,友軍陣地已經失陷,側翼空門大開,隨時會遭到敵人的進攻。
十幾度的氣溫,孫大剛的腦門上卻已經開始冒汗了。
此時,他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如果讓敵人成功渡江,取得立足之地,產生的後果將難以預料。
他一咬牙,指著遠處的陣地問三營長:“三營長,逆襲,把小鬼子給我趕下河去喂王八,能不能做到!”
“能!”
三營長劉有福大聲的答道。他是孫大剛的老部下,也是一位敢打敢衝的猛將,跟孫大剛是一個風格,也頗得這位老上級的喜愛。
孫大剛一有最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他,而他也從未讓孫大剛失望。
由於友軍灘頭陣地麵積不大,整個三營近八百人直接進攻是擺不開的。
劉有福將手中的力量分為三份,三個連從後麵繞過去,封堵日軍進攻禪達的路線,並將尾隨潰兵的那股日軍趕回去。
手中剩餘的三個連分左右兩翼,在炮火掩護下逆襲,誓要奪取友軍丟掉的這塊陣地。
PS:知道諸位缺書看,推薦一本書,著名作家張恨水根據常德之戰,寫出這部名叫《虎賁萬歲》的著作。千度能搜,建國前的書了,可能有的書友看起來不習慣。
但我覺得這是值得一看的,抗戰時期的守城戰,一個衡陽一個常德,皆是以弱勢兵力守城給日寇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讓日寇都為之動容。
常德八千師,存者八十三。戰鬥的壯烈殘酷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