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航線意義重大,飛行員們沒有因為福克斯的事故,而停止探索新航線。
此後,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經過勇敢的飛行員們前赴後繼的試飛,調整了C46飛機的缺陷,飛機終於可以安全地飛過駝峰航線。
駝峰航線開辟後,日軍很快就知道了這條新航線。好不容易封鎖了國際物資援華的途徑,這要是讓那些飛機輕易的過了,豈不是虧大發了。
日本陸軍第五飛行師團戰鬥機隊,很快進入了緬甸密支那。他們的飛機專門攔截駝峰航線的美軍運輸機。
駝峰航線的運輸機沒有配備武器,不能反擊日軍的戰鬥機,隻能繞開。
於是,航線被迫向北改道。這是一條更加危險的航線——因為要飛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
這裏的山峰高度超過5000米,而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需要達到7600多米,航線的長度也變成了1100多公裏。
有的山峰太高,飛機無法越過山頂,隻能在山峰間繞行,飛行路線更像駝峰。
駝峰航線上的飛機,要沿著世界最高峰的邊緣飛行,海拔高度接近當時的飛機爬升最高度的極限。
而且沿途的山峰頂上經常霧氣繚繞,沒有配備精密導航儀器的飛機,在霧氣中無法識別通路,飛行相當危險,有很多飛行員因為這個原因葬身雪峰。
後來的飛行員飛過山峰的時候,如果看到下方有金屬的反光,那多半就是犧牲在這條航線上的,飛行員的葬身之地。
那閃光是墜落的飛機碎片發出的。
毫不客氣的說,這條途經印度緬甸和中國,要越高山、雪峰、熱帶瘧疾區、原始森林和日軍占領區的航線,是世界上最艱險的一條航線。
這是一條死亡航線,更是一條生命航線。如果可以的話,沒有人願意飛這條航線,但是沒有辦法。
講完之後,車裏沉默了許久。其實這也是在為遠征緬甸的失利而買單,而那一場戰爭,他們都是親曆者。
雖說他們是打贏了,但整個局勢的失敗,同樣令他們感到了羞愧。
此後,直到車開到了昆明,龍文章才活躍了起來:“哇,好多飛機啊!”
……
……
……
PS:使用駝峰航線三年,中國航空公司共飛行了8萬架次,美軍先後投入飛機2100架,雙方總共參加人數有84000多人,共運送了85萬噸的戰略物資、戰鬥人員33477人。
單是美軍一個擁有629架運輸機的第10航空聯隊,就損失了563架飛機。
美軍共損失飛機1500架以上,犧牲優秀飛行員近3000人,損失率超過80%。
共擁有100架運輸機的中國航空公司,在這條航線先後損失飛機48架,犧牲飛行員168人。
勇敢的飛行員,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永別,每一次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他們必須無所畏懼,但也無所遁逃。
致敬飛越駝峰航線的所有飛行員。
有一部電影《衝天》,就是拍這個的,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