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爭論(3 / 3)

孟煩了被踢了一個踉蹌,然而並沒有惱怒,而是立即抓住了龍文章言語中透露出的重點,陰陽怪氣的說:“奧,原來團座在偷聽啊!怎麼不進去聽,是不好意思了?”

這可是孟煩了猜錯了,龍文章是那麼好麵子的人嗎?

他跟周景有本質上的區別,周景喜歡虛榮,不喜歡別人駁了麵子。

龍文章可是能放下身段,跟軍銜官職比他低的人學習請教。他從來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聽師座講課,被訓成孫子又能怎樣,隻要學到了東西就好。

周景今天是給一團的軍官講課,龍文章去二團的團部,給二團的軍官講。他提前下課了,就是特意來聽聽周景怎麼講。

早在緬甸時他就發現了,周景總是有驚人之語,而且還特有道理,沒有理由不來學學啊!

孟煩了搞明白前因後果,尷尬的吐了吐舌頭。不經常跟龍文章打交道,他都快摸不清這個人的性格。

筆記他是拿不出的,那是周景安排給他的任務,把課堂講的內容記錄下來,以後可以直接當做教材使用。他記錄好就交給周景了,也拿不出來。

其實,寫了一遍他也記的差不多了,但他實在不想跟龍文章打交道,這不剛挨了一腳嘛!

“龍團座,你找師長借啊,不懂還能直接問,多方便。”

“你小子聽得那麼認真,就不能給我講講?”龍文章狐疑的問道。

“學的一般啦,要請教也是請教老師,誰還請教學生呢,對吧!”

孟煩了推辭的本事絕對一流,這話聽著也很有道理。龍文章掃興的擺擺手讓他離開,奔著師部去了。

老實講,如果有別的可能,他是不太願意去單獨請教周景的。

周景脾氣差沒有耐心,隻喜歡自顧自的講,學生老老實實的當捧哏,不喜歡別人提問。

而龍文章恰恰喜歡刨根問底,有一種不搞明白誓不罷休的勁頭。

譬如有一次,他問周景日軍擲彈筒的配置使用。

周景講得頭頭是道,什麼日軍步兵班配備大正十式擲彈筒,可精確打擊200米以內敵壓製火力點。

一般日軍小隊配置的三具擲彈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擊700米內目標。

日軍擲彈筒手訓練有素,老鬼子二發夾叉後,都能於第三發直接命中目標。

好,到這兒,龍文章的問題來了,兩發夾叉是個什麼用法,為什麼第三發能直接命中目標?

周景試圖轉移話題,然而龍文章揪著不放,就想搞明白這個方法。於是周景當場就惱了,找了個由頭就開罵。

最終雖然也搞明白了這套方法,讓全團的擲彈筒手掌握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射擊方法,但龍文章可是挨了一頓臭罵。

到現在,他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明明知道,還要先罵他一頓,才肯告訴。

反正,此後再聽周景講課,不是沒有辦法了,他從來不主動提問,就在旁邊默默的聽著,順便看別人挨罵。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辦公室門口,龍文章往裏麵瞅了瞅,師座臉上平淡不高興也不憤怒,中等簽。

略作躊躇,他敲了敲門走了進去:“師座。”

周景抬了抬眼皮,“坐,你有事?”

直接開門見山的問?

算了,先等等。

龍文章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臉上掛著笑容:“沒事就不能來了嗎?師座是不是有什麼事兒猶豫不決,說出來聽聽,說不定我有好辦法。”

“你自己看吧!”周景也不客氣,把一頁紙放到他麵前,臉上充滿了無奈的神色。????

龍文章拿起來細細的讀了一遍,忍不住笑了。這是一團二營謝國富打的報告,上麵還有戴南學的聯名簽署。

通篇都在控告迷龍,看完後的龍文章直說:“迷龍又是在搞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