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迷龍搞事兒(1 / 3)

魏新民,家住怒江東岸騰衝市,祖上幾代都是做糧油買賣的,到了他這一輩也是。

31年,烽煙在東北升起,他該幹啥幹啥,最多跟鄰居馬震發說起時,唾罵幾句小日本狼子野心,順便響應號召抵製日貨,銷售本土工廠生產的麵粉。

37年,全國抗戰開始,騰衝位處西南邊陲之地,國家的大後方。

魏新明有一次跟馬震發說起時,還說:“戰爭離咱們太遠。真要是小日本一路打過來,打到咱們這兒了,那離亡國也不遠了,別太擔心。”

雖是如此說的,但他還是響應號召,捐出了兩個月的利潤,為抗戰做一份貢獻。

後來,滇緬公路通車,馬震發搭上了親戚的路子,在滇緬公路上跑運輸。

先從國外購買汽車,然後運到仰光,再由仰光大量搶購物資裝滿汽車後,由滇緬公路運回國內。1~2個月往返一次,可獲利數倍。

這種搶錢的買賣,就看誰資本雄厚能多買幾輛卡車,門檻算是比較低的。

魏新民做糧油買賣,積攢了不少財富,也算是小有身家了。

馬震發想邀請他一起做這門生意,隻是魏新民覺得異國他鄉跑運輸,萬一路上出點事,可就全折進去了。

相較之下還是糧油買賣更好做,不管怎麼樣,人還是要吃飯的吧?

魏新民在本地也有點關係,穩住這門生意還算是容易的。

然而,日軍接連不斷的挑起新的戰爭,他們家的安穩日子也結束了。

潰兵既為賊,從戰場上退下來的潰兵,打破了騰衝市的寧靜。

那些餓瘋了的家夥可不管你是誰,魏新民家的店鋪被搶了個精光,連他自己都差點被拉壯丁,弄去修築工事。

經此大變,他怎敢留在這裏,一聽日本人也要來,他便帶著全家老小北上躲避災禍。

他們的運氣好壞參半,好運的是他們趕在了日軍前麵。雖然惠通橋被軍隊封鎖了,但父母妻兒都上了竹排,安全的運送到了河對岸。

運氣差的一方麵,就是他自己已經趕不上下一批竹排了,鬼子追上來了。

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妻兒父母的麵龐在他腦海中一一閃過,戰爭……他好恨呐。

……

怒江惠通橋段的江麵寬約六七百米,兩岸山勢陡峭,懸崖壁立,江中水流湍急,洶湧澎湃。

滇緬公路在怒江兩岸盤山蜿蜒回環,無論從東向西還是自西到東,都要曲折遷回地上下轉幾十道彎。

從東岸的老農田到西岸鬆山山麓的臘猛,直線距離不過三五裏,但汽車一上一下,要行駛半天時間。

蕭毅肅一邊指揮部隊占領惠通橋兩側高地,尤以東岸為重點,一邊與工兵指揮官馬崇六等參謀人員布置炸毀惠通橋的爆破工程。

“蕭參謀長,鬼子上來了!”

在東岸高地設置的觀察哨,打來電話報告道。

果然,站在橋邊的人,已經能聽到坦克行駛的轟鳴聲。

就在日軍前鋒衝到西岸橋頭的一瞬間,工兵總指揮馬崇六當機立斷,在這千鉤一發之際,下令起爆橋上早已埋設的炸藥。

“起爆!”

“起爆!”

伴隨著總指揮嘶吼出的命令,負責起爆的工兵連長腦門子汗都下來了。此時,也不容他多想,他壓下起爆器,完成了起爆動作。

布置在惠通橋上的TNT炸藥包,在電流引爆雷管後接連爆炸,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怒江兩岸。

在無數官兵的見證下,爆炸之後的橋身,沉入湍急的江水中,殘餘的鋼索懸空晃動。

炸斷惠通橋之後,日軍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步兵組成的快速部隊,被阻於怒江西岸。

同時,從緬北和滇西邊境向內地撤退的大批難僑、難民和車輛物資也被阻斷在西岸,前有大江之險,後有追兵之危。

日軍會放過他們嗎?

不會的。

惠通橋的斷絕,使得日軍趕來的先頭部隊無法前進。其指揮官尤為憤怒,下令對西岸被堵截的難民、難僑展開了屠戮。

無辜的平民百姓,麵對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局麵,隻能死中求活。

跑的慢的遭到日軍的屠殺搶掠,跑得快的在冒渡過江時被急流卷走。

日軍的坦克、汽車無法過江,但這點困難並不能斷絕了日軍進攻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