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朔的死不止是讓漢國出現了高層的職位變動,負責謀劃征戰事宜的主官逝亡,影響到的還有漢國對外的征戰。
目前由崔杼擔任國尉,他在短暫的時間內難以理清的事務簡直不要太多,導致的是一些征戰缺失了計劃性。
呂武盯著呂陽看了有一小會,看的呂陽心裏產生了不安,才問道:“彼地反抗不止,太子如何處置?”
既然提出要去“漢中”的請求,呂陽肯定會事先了解“漢中”的情況,再與眾屬僚商議可行性方案。
呂陽說道:“臣以為可遷徙當地之人,攻下一地便遷徙一地,亦可差人告知出山便可往易於農耕之地棲息……”
一套又一套被呂陽講出來,核心就是將“漢中”的當地人用各種手段遷徙走,再從漢國的其它區域轉移人口到“漢中”定居。
呂武還以為呂陽會提出分化收買再消化的建議,一邊聽著,一邊心裏想道:“他還是沒有改掉粗暴的性格,遇事缺了一些懷柔思維啊。”
單純的暴力隻會引發更多的暴力。
單純的懷柔則是會令一些群體覺得軟弱可欺。
呂武耐心聽呂陽講完,說道:“太子豈不知剛柔並濟之道?”
呂陽答道:“彼不知我,我欲謀劃蜀,無甚時日耗費。”
好像也是呀!
剛柔並濟需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還不一定能夠取得什麼成效。
漢國要在大舉東出之前拿下“漢中”、“巴”地和“蜀”,沒有幾十年的事情去進行操作,一味的強硬變成了最能節省時間的手段。
呂武又問道:“太子欲將遷徙往何處?”
呂陽答道:“臣以為彼為奴,可賞賜於有功將士,餘者國屬。”
哦,原來不管是使用武力抓捕,還是騙出來,反正那些人都會成為奴隸,不是要遷徙到一個集中的地方讓他們過日子?
單純從手段上來看簡直是殘暴到沒邊了,根據漢國當前的形式來看則是最為快捷有效的處理方式。
會不會逼“漢中”當地的全部人反抗漢軍?當前的情況是,現身的漢中人幾乎全是漢軍的敵人,沒有出現的漢中人跟不存在沒區別。所以呂陽的處置看似粗暴,實際上是最為符合漢國當前需要的策略。
如果呂陽想要將“漢中”的當地人遷徙再集中安置,作為君王和父親的呂武會感到無比失望。
認清的確應該快刀斬亂麻的呂武心態變得有些複雜,認識到呂陽越來越符合自己繼承人該有的模樣,一方麵又會產生另外一些疑惑。
“為父予你三年。”呂武給三年的時間不管是處理好已經攻占的‘漢中’,還包括了呂陽奪取古蜀國的國祚。
呂陽得到能出戰的機會,一臉自信地說道:“孩兒必不使父上失望!”
曆史上司馬錯花了十個月的時間攻占巴蜀,前提是古蜀國和巴國早就有了長久消耗,並且還是古蜀國主動邀請秦軍入蜀。
當前的年代,古蜀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他們還沒有完全消滅蜀地的敵人,實力未必比曆史上司馬錯進軍時期強多少。
呂武之所以給呂陽三年的時間,覺得呂陽發生了好的轉變是一方麵,更多的是因為時間提前,蜀地的交通遠比司馬錯帶著秦軍攻略巴蜀更加糟糕,巴蜀的形勢也是更加錯綜複雜,再來就是漢國動用的兵力更少了。
因為吞掉了韓國三分之二的疆域,使得漢國向東擴張了三百來裏,原先的布局等於有了新變動。
目前漢國需要提防楚國可能出現的反撲,還要對荀國造成足夠的壓力,再來就是防止韓起狗急跳牆,更有範國的範鞅在選擇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最多出動一個“軍”征討巴蜀已經達到極限。
攻占下的“漢中”已經有兩個漢軍“師”了,另外一個“師”則是在“天澤水池”的上遊待命。
呂武賜予呂陽兵符和節牌,一個月後呂陽帶著自己的屬僚出發了。
那啥,三年後呂陽會不會玩一手帶兵進京逼宮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