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時不待我!(1 / 3)

一個國家怎麼來證明自己強大呢?除了時不時逮個強國揍一頓之外,無非就是有一大幫的小弟了。

晉國已經跟消失在曆史舞台差不多,全國上下就隻剩一座城。

壓在中原列國身上的大山沒了,隱隱約約中齊國有崛起的趨勢,努力著想要接過晉國的班,舉起大旗當中原霸主。這個就是齊國為什麼會跟荀國過不去的理由之一。

沒有了晉國,中原也就沒有了公認的盟主,從實際上讓中原列國變成了一盤散沙。

然後,楚國還在,他們依然當著自己的南方霸主。

“楚不可信。”呂武看待事物總喜歡往更壞的方向思考。

楚國要拉攏漢國一起滅掉範國,即便是將鄭國原有的地盤全給了漢國,呂武也不可能同意的。

很明擺著的道理,楚國要的是漢國自絕於同出一源的其他諸侯國。

可以是漢國獨力滅掉韓國、範國和荀國,再使得原先晉國的地盤重新歸於一個政權之下,真的不能是他們其中的一國跟某個諸侯國結盟去做,尤其是關係沒有破裂之前不能跟楚國結盟。

一旦漢國、範國、荀國和韓國中有一個諸侯國跟外部聯合,等於是一種勾結“外人”的行為,必將遭到其它三國的仇視。

呂武讓梁興盡量拖著跟楚國的談判已經是能做的最大極限,越過“紅線”則是不被允許的。

跟預料中的差不多,楚國正使屈蕩將條件越開越好,從答應把原鄭國三分之二的城邑給漢國,到後麵不但整個鄭國歸漢國,楚國還願意出力將子產的政權消滅掉。

也就是說,為了能夠讓漢國“上船”,楚國願意打死自己的小弟。

到後來,楚國繼續開出價碼,包括漢國不用大舉出兵,隻需要做出一個姿態,原有的整個鄭國都是漢國的碗中肉,再加碼到陳國可以歸漢國,條件是漢國和楚國一起把宋國瓜分了。

要是讓子產和子成得知楚國正使在“長安”開出那種價碼,肯定是要瑟瑟發抖外加仇恨楚國了吧?

呂武一直沒有親自接見屈蕩,為的是不給予最終答複。

漢國這邊沒有出兵援救範國,實際上對楚國就是一種好事。這個也是屈蕩沒有得到接見,並且漢國沒有給予最終回複,依舊願意待在“長安”繼續扯皮的原因。

“我聞屈蕩日日尋列國之人飲酒?”呂武訝異楚人的適應性,進入戰國時代立刻明白了遊戲規則。

崔杼說道:“臣亦被多次邀請,往之一次。”

不可能是沒有保密意識,然而屈蕩找誰喝酒都會提一嘴在跟漢國商談結盟的事,用這種方式塑造一種楚國馬上跟漢國會成為盟友的氛圍。

屈蕩這麼一搞,範國、荀國和韓國都很緊張,偏偏呂武近期誰都不見,使得範國、荀國和韓國無從窺探呂武的真實想法,連帶其餘列國也猜不透漢國到底想做什麼。

今天,崔杼來彙報各種財政支出。

說是財政支出,實際上也就是什麼地方動用了多少徭役,又耗費了多少糧食。

身為右相的崔杼隻管物資輸出,核實物資有沒有被用在哪裏是左相葛存的活。

漢國目前對物資耗費最大的是修建長渠這個工程,占了漢國每年總支出的六成,其餘才是各處戰事的花費,以及維持國家統治機器的運作。

呂武翻看了一下文牘,著重觀看關於巴蜀的支出相關。

在四年前,呂武製定了窺探巴蜀的計劃,隨後軍方開始派人尋找從京畿和隴右郡進入蜀地的通道。

不知道多少人找來找去,證實了隴右郡被群山擋住,還是那種連綿不絕的大山,壓根就不適合從那邊進入蜀地;由陳倉那邊入蜀的通道倒是被找到了,關鍵是需要修建棧道。

陳倉這邊有兩個可以進入巴蜀的通道,一條在西,一條在東。

西邊的那一條看似更好走,需要修建的棧道裏長不多,但是因為沒有水源能夠獲取的關係,根本不適合大軍行軍。

東邊這邊最好沿著褒水修建一條長達兩百五十裏的棧道,才能夠作為主幹道。不修棧道也不是不能走,但是別想快速行軍,大軍會像是蝸牛在爬的速度那樣慢。

從陳倉入蜀,其實並不是第一時間進入蜀地,翻過南山(秦嶺)第一個抵達的地方是漢中,進入漢中還要再跋山涉水才能進入蜀地,甚至某些路段要穿越巴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