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未雨綢繆(3 / 3)

從道理上來定義倒是沒錯,問題是宋國對晉國的用處該怎麼來評價?

宋國在兩年內沒了四萬以上的軍力,國家的軍事實力估計是處在曆史的冰點,還能經得起晉國的多少折騰?

呂武打算讓士匄拿主意。

陰氏並不在南邊,範氏才是那個該仔細設想怎麼布局的家族。

鄭國的境況已經是呂武布局中出錯的一環,不過呂武並不感到後悔。

陰氏這一波從鄭國那邊獲得了二十多萬人口,物資方麵也是多得驚人。

從某一方麵來講,陰氏從鄭國獲得越多對範氏就是一種削弱。畢竟等著範氏去收獲,還不如陰氏先下手,是吧?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層麵,鄭國是阻止範氏繼續南擴的存在,也就是鄭國越強對範氏可能造成的打擊就會越大,陰氏嚴重削弱了鄭國是在幫範氏打開南擴的大門。

怎麼去處理宋國?以前宋國是晉國用來牽製楚國的國家,晉國察覺到宋國有些獨木難支又想扶持吳國。

現在的局勢是吳國遭到楚國的重創,短時間內吳國不被楚國滅掉就算天幸,吳國哪來的能力繼續給楚國製造麻煩;宋國同樣遭到重創,隻是楚國的境況也不美妙,算是一種平衡,雙方的實力差距變動不大。

如果士匄非要折騰宋國,晉國固然能夠得到短期內的利益,何嚐不是在幫楚國的大忙呢?

呂武放權就想看看士匄的戰略眼光怎麼樣。

士匄走了,沒有帶走太多的軍隊,僅僅是帶著一個“旅”作為護衛力量前往“商丘”。

抵達“赭丘”附近的晉軍沒有再挪動一步,後麵甚至開始結起了硬寨。

這個“赭丘”在潁水的東岸,過了潁水就是蔡國的勢力範圍。

該地並不是什麼交通要道,距離楚國都城“郢”更是有上千裏之遙。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時節也臨近當年的冬季。

戰爭進行到這一地步,援救“鬥首”被困的任務完成,甚至還超額地攻占了“新鄭”,控製了大半個鄭國,陳國和蔡國重新屈服。

“後方何時事妥?”呂武問道。

彘裘擔負著後路的軍務,立刻答道:“今歲難矣。”

難了好啊。

越是難,代表收獲就越多。

呂武看了一眼滿臉糾結的彘裘,經曆控製臉上的笑意,心想:“鄭國都要被搬空了,範氏肯定無比心疼,偏偏鄭國還不歸範氏管,隻能幹著急。”

那可不止陰氏在大肆收獲,範氏、解氏、韓氏、張氏……包括中小貴族,哪一家不是卯足了勁想搬空鄭國呢?

現在看的就是誰的辦事效率快,能占好的好處也就越多。

呂武說道:“我往‘壺丘’,欲在此處建座武城。”

所謂的“武城”就是個統稱,意思是用來駐兵的軍事重鎮。

彘裘都不知道“壺丘”在哪,倒是能明白呂武建立一座堅城有什麼用意。

“今後便是範氏專諸南疆,建此武城需範氏出大力。”呂武說道。

那個地方是蔡國、陳國和楚國的三角區,歸屬方麵其實時不時就存在變動,跟戰國末期的泗水區域有點相似。

頭頂上的老爺一直變,搞得下麵的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楚人、蔡人還是陳人,治安方麵肯定也存在大問題的。

彘裘知道裏麵對範氏的好處,說道:“請元戎示下。”

呂武說道:“需範氏調集民伕,我再命陳人、蔡人前往聽命。”

彘裘說道:“此事重大,我需稟告中軍佐。”

這是應有之意。

彘裘隻是範氏小宗的宗主。

士匄才是範氏的老大。

呂武為什麼要幫範氏一把?還不是陳國和蔡國對於楚國而言就是兩道菜,偏偏不知道士匄會怎麼處理宋國。

為了不至於讓蔡國和陳國在晉軍撤離之後亡國,呂武總是要做點什麼的。

當然,一旦武城建立起來,駐軍肯定是由範氏來,怎麼樣都要長期安排一個“師”以上來當釘子。

那麼一搞,範氏老老實實看住南方,省的有餘力再去搞東搞西了。

………………………………

糾結,無語,事情太多,食言啦。抱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