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魏氏除名!(1 / 3)

結束了嗎?不,並沒有。

如果是帝國時代階段的一場城防戰,有可能因為遭受的打擊太狠,守軍死相太難看,極可能造成守軍從將領到士兵的心理防線瓦解,導致出現成建製的投降。

現在是春秋時期,陰氏與魏氏在進行的是一場家族保衛戰,投降一方很可能會得到一無所有的下場,身為家主的魏絳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投降了呢?

魏絳能夠做到的隻有堅持,底下的士兵見家主不投降再感到害怕也是無濟於事。

現在這麼個年頭,士兵並沒有獨自投降的資格,起碼需要一名“士”的帶領才能投降成功。

“士”有屬於自己的榮譽感,他們對家族的忠誠遠超於國家,並且很清楚投降之後將得到什麼待遇,總是希望能夠掙紮一下的。

如果魏絳投降,他本身反正是活不下去的。

魏氏的其餘人?得到最好的待遇也是淪為奴隸,一些人則是會被殺死。

有話語權的那一部分人,他們但凡還有得選,允許將自己的命運交給敵人嗎?超大概率是不願意的。

魏絳渾身灰點的回到城內,對於身後滾滾升起的濃煙,沒有回頭看上一眼。

“退往街道!”他下令。

這是一座城,一開始有許多的普通人居住在城中,肯定會有占地很廣的民居。

有鑒於現在幾乎沒什麼城市規劃,民居不坐落會顯得很是雜亂,也就形成了許許多多七彎八繞的道路或小巷了。

魏氏一開始就打算固守城池等待局勢發生改變,無論是魏氏和三戎的聯軍抵達,還是天下諸侯組建聯軍討伐陰氏,反正一直堅持下去就對了。

在這種基礎上,魏絳借鑒鄭人的做法,加班加點在“魏”城內又起了多道防線。

那是一些泥土混草的牆壁,最矮的三米,最高的六米以上,厚度則是從三米到四米左右。

這些城內的“城牆”太過於趕工,建造期間使用的是火烤法。

簡單的說就是,搭建起了籬笆結構,再一層又一層糊上泥巴,隨後堆上茅草、幹柴等物燒,用以快速凝固。

人類在氏族時代就已經掌握了這種方法,一般是用在建設部落外圍防禦工事上麵。

至於說建造房屋?都有街坊鄰居,誰敢在建築物密集的地方放火,不怕引燃周邊的民宅,再被圍毆致死啊???

使用那種方法來築牆,實際上跟一層層夯土在牢固上沒得比。這個就是城牆為什麼都是使用夯土方法的原因。

磚石造城牆?需要到有明一朝了。

魏氏那不是沒辦法嗎?為了快速在城內建造防禦鏈,自然是什麼方法能夠快速成型就用什麼方式。

“主,若是陰氏焚城……”魏剛也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臉上有著很大的驚恐。

魏絳左右掃視都有茅草屋頂的建築物,更多的建築物牆壁其實也是易於燃燒的結構。

那是什麼牆壁呢?其實就是編製籬笆板,再弄上很多的草,用來阻擋視線,擋風的效果也是比較可以的。

有些人會再在牆壁上糊一層泥巴,問題是有閑工夫或那麼講究的人著實太少。

這樣的建築物一點點火苗就能快速蔓延開來,燒起來那個叫快速和旺盛。

“速速搗毀搬離。”魏絳的選擇是這個。

既然有可能成為燃燒物,投降根本不可能投降,先行搗毀再搬移走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街道上本來就有許多的士兵,有了命令又讓各座建築物湧出更多的士兵,他們開始野蠻地拆毀房屋,再將亂七八糟的東西趕緊搬走。

魏絳回到住宅,選了個露天的地方,鋪上草席,弄來圃團以及案幾,擺上食物和水酒,時不時看一眼不遠處滾滾升空的濃煙,一邊吃肉、喝酒。

現在還有這種閑情雅致?也不能這麼說。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地步,心裏再怎麼慌,又或者說感到絕望,極力鎮定下來總比表現得歇斯底裏,要好很多的吧?

由於根本沒有相關的經驗,魏絳也不知道城牆那邊還要燃燒多久,趁著有空檔冷靜一下,再補充一下人體需要的營養,算是一種非常理智的做法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