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謎之操作(2 / 2)

不是堵住楚君熊審破壞禮法,世俗觀念決定了呂武隻能率軍去跟晉君姬周會合,不這麼幹會被解讀出很多負麵意思,到時候即便呂武率軍擊敗楚君熊審的主力部隊,世人隻會說呂武無視了本國君主的安危。

這個就是很多身為人臣的群體,明明很多時候知道怎麼做的效果會是最好,偏偏不得不去選擇做了效果最差那個的原因。

看看士匄等人的臉色就知道了,一旦呂武不去“朝歌”的話,他們之中盡管有人心裏巴不得國君完蛋,幹的事情卻會是勸諫呂武不能那麼做。

呂武說道:“我已派人往‘商丘’邀請宋國出兵助戰。”

宋國還是挺能打的。要不然作為直麵楚國的國家也不能支撐那麼久,一些時候還能戰勝楚國。

換作是在“不講武德”成為戰爭常態的時代,呂武會讓宋軍截斷楚鄭聯軍的後路,又或是幹脆讓宋軍去攻打鄭國。

要命的是現在為春秋中葉!

能給國君解圍的方式挺多,包括截住楚君熊審,去攻打鄭國來個“圍魏救趙”,等等非常多的選項。

他們現在能幹的隻有趕緊去“朝歌”跟晉君姬周和下軍、新軍會合。

中軍和上軍沿著大河邊上行軍,路途中遭遇了不少商隊。

事實上,道路很多沒有錯,有些區域走哪裏最為便利則是“定數”,不止會碰上商隊,還能碰上各國不知道要搞些什麼玩意的貴族隊伍。

各國的商隊或是貴族發現晉國大軍也不避讓,是包括楚國和鄭國的那些人都不會刻意避開晉軍,遇上了甚至會送些禮物到晉軍這邊。

不了解春秋的規則會覺得很荒誕,然而對生活在當下的人則是一種習以為常。

他們正式進入衛國是從孫林父的封地過境,能夠得到的消息更準確也更全麵。

晉衛聯軍跟楚鄭聯軍在“朝歌”郊外首次爆發交戰是發生在一個半月前,楚君熊審在十九天前帶著主力抵達戰場。

孫嘉很是憂慮地說道:“我聞晉公族避戰。”

那就是晉國的新軍廢了,壓力全部壓在晉國的下軍身上。

也就是晉國公族丟臉丟到“國際”上,以後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說晉國公族就是一幫沒膽貨色。

呂武卻是聽出了一些不對勁。

楚國軍隊先後抵達“朝歌”的時間相隔不大,代表楚國今年就是要大動幹戈,並不是傳聞中先後進行的動員。

魏琦臉色無比嚴肅地說道:“我需召喚列國。”

新軍廢了?

可以想象得出下軍的狀況不會怎麼好。

晉國跟楚國打是五五開,鄭國那邊動員了三個“軍”的兵力?

他們必須招呼小弟,哪怕是用來拖住鄭國三個“軍”都行。

呂武問道:“衛君人在何處?”

孫嘉答道:“不知。”

戰爭爆發在衛國地界,不能讓晉國承擔所有壓力啊!

呂武要是知道孫林父直至知道楚君熊審率軍北上,才派人通知衛君衛衎班師,會覺得這個世界過於荒謬。

他們在孫林父的封地補給了糧秣,沒有耽誤繼續向“朝歌”進發。

大軍靠近到一個叫“牧”的地方時,早在等待的宋斌立刻出城找到呂武。

“下軍佐中箭,祁奚偃旗,下軍將三戰皆勝,下軍可戰之兵十不存五。”宋斌給出的信息量很大。

解朔肯定是親自衝陣才會中箭。

打到了“卿”都需要親自衝鋒的程度,足夠說明戰事有多麼的危急了。

呂武說道:“你再往,問君上,新軍將不死為何。”

先是避戰,後麵幹脆偃旗?

避戰不算退出戰鬥序列。

偃旗就代表徹底不會再參加交戰,說白了就是一種投降,戰事結束後是要交保護費給楚國和鄭國的。

祁奚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敢做出那樣的事情,不止是將晉國公族的臉丟在地上任人踩踏,還表明連對國家的義務和責任都不顧了。

那麼,祁奚偃旗是得到了晉君姬周允許的嗎?

如果是,代表晉君姬周根本不想在這一場戰事折損公族的實力,還會盡全力保住祁奚的小命。

下軍折損嚴重是在意料當中。

呂武有點意外的是中行吳竟然那麼能打,處在劣勢還能三戰三捷。

後麵,呂武將從宋斌處得到的消息說出來,激得一眾貴族氣得臉色發青。

當場咒罵祁奚的人太多太多,質疑晉君姬周沒有為人君主德行也不在少數。

呂武卻是猜測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裏麵肯定有非常複雜的原因。

而現在?呂武還是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即將爆發的交戰上麵,怎麼處理祁奚以及公族,甚至是國君,打完再拉清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