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隱藏的農民歌唱家(1 / 2)

李平安拿木棍敲著一口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破鍋,咚咚咚的聲響連綿不絕。一塊較為光滑的紅色石頭,在眾人手裏傳遞開來。

“停。”隨著敲打的聲音消失,石頭落在了一個中年漢子手裏。

李平安都也認識:“趙可,站起來做個介紹,表演個節目吧!”

名叫趙可的漢子其貌不揚,看上去就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

在場的都是些熟人,他倒也不怎麼緊張,就是一開始說話磕磕巴巴的:“俺……俺叫趙可,是個種地的莊稼漢。節目,俺也沒個會的呀。”

李平安在當八路軍的時候,也參加過這樣的遊戲,知道很多人真沒什麼特長,也拿不出什麼個節目。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模仿動物叫兩聲,打幾下拳,反正有什麼算什麼,也沒有誰會因此嘲笑。

李平安苦口婆心的一勸,並給出了幾個不怎麼樣的選擇。

趙可終於扭扭捏捏的,答應了:“那,俺不行唱兩句,唱的不好你們可不能笑。”

“他們指不定還不如你呢,誰敢笑!”李平安又給吃了顆定心丸。

“對,叔,沒人會笑話你。”趙二華也說。

趙可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望著遠處的山巒大樹,開口唱了起來,起初聲音極低,但漸漸地放開了,聲音就變得高昂起來:

“青楊樹樹冒高高,四妹妹生來手手巧。你給我繡上個荷包包,至死也忘不了咱二人好……”

山西民間山曲又稱“信天遊”,形式比較靈活,每兩句為一小節,押韻;

有的一節表達一個意思,有的幾節組成一個部分,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

調子自由,單純易唱;每段常轉韻,多用比興疊字和襯字。

趙可唱的就叫《青楊樹樹冒高高》,其實就是一首情歌。

“三哥哥你好比一條魚,小妹妹好比一池池水。水養魚來魚戲水,咱二人誰也離不開誰。”

最後一段兒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泥鰍戲水。

“好,好,唱的好。”

叫好聲一浪接著一浪,趙二華手都拍紅了。

誰也沒想到趙可山歌唱得這麼好,真有點兒情郎對情妹妹表白的意思。隻是在場的全是大老爺們,白瞎這情歌了。

說曹操曹操到,袁晨銘正覺得惋惜,邱淑芳和二妮來了。

“老遠就聽到你們在唱歌,唱的不錯嘛,為什麼聯歡會上不表演呢!”

眾人也都想起這個茬兒了,對啊,為什麼不在聯歡會上表演一下呢?

趙可見眾人都看他,羞澀的解釋道:“俺……唱的不好,就會唱這一首,怕丟人了。”

其實,他平常也隻是在地裏,見四下無人的時候吼上一嗓子。在人前練習和表演,都怕被別人戴著有色眼鏡看,所以這還是頭一回。

袁晨銘不由得想到:人是社會性動物,總是要尋求他人的認同。

在空曠的田野上唱歌,和在富麗堂皇的大劇院唱歌,其實並無太大的區別。

但是前者會遭到村民的歧視鄙夷,不被認可。後者會得到觀眾的讚美和認可。

不管怎麼說,經過今天這一嗓子,他是記住這個人了。

“淑芳同誌,你們要是沒事的話,不如一起來玩。”